摄影的追求与阶段

摄影的追求与阶段

按:6月14日公司上大号,思路一泻千里,暂记十件与摄影有关的想法。配图仅用近一年来的存货,以便以后回看时有个对比。

第一部分是摄影分类与风格。

风光

宁静湖

风光摄影既简单又困难。

简单在于可重复性与分布稳定。霞浦渔村滩涂为例,首先由出色的风光摄影师发掘,逐渐被爱好者把套路固化,最终卖给“老法师”当做打卡摆拍的商业产品。从每一个镜头背后的摄影眼看去,拍出的作品对于个人而言绝对是大片;然而因为谁都能重复而并不出彩。花了钱拍到了超过自己水准的照片自得其乐,倒也不亏。

困难在于经济成本与瞬息万变。第一个摄影师拍下此地风光以后,倘若他大大方方地把地点、机位和参数分享出来,后来者只需慷慨解囊筹措路费,到地方等合适时候,按下快门即可复制杰作。反之,每一个被隐去的细节都将是一场金钱的战争。比较极端的例子:无人机视角拍无人的故宫,需要的就不仅仅是财力物力了。从这个层面上讲,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风光大片,其内核与露富如出一辙。

大自然千变万化。从固体到液体到气体自由度逐渐增加。因此,固体场景的风光最容易重现,而拍流体则莫测高深。拿近些年的苹果系统桌面来举例,Yosemite比High Sierra好重复,Big Sur比Catalina更稳固。最难复现的当属Mojave——在茫茫大漠脉脉流沙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线的一堆沙丘,难过捕风捉影。

打鸟

后院蝴蝶

打鸟爱好者的黄金标准,前些年是”428”,20年来变成了”6f4”。

两款经典的、给人“专业野生动物摄影师”刻板印象的镜头:Canon EF 400mm f/2.8L IS III USM、Sony FE 600mm f/4 GM OSS。装上这镜头,任何全幅相机,无论是专业的“板砖”方块机,还是豪华的无反机,立马在衬托下变成人畜无害的小白兔,耷拉在一旁。敦实的三脚架支撑在镜头重心附近,就像巴雷特的枪架一样,远远看到令人惶悚不安。

打鸟是动物摄影中上手门槛较低,参与人数众多的一个分支门类。去非洲Safari,一掷千金舟车劳顿不说,体力和耐力不行的都不一定能等到决定性瞬间的出现。而打鸟则不然,远则城市近郊湿地,近至楼下花园水塘,懒人甚至直接架在窗边、对准树梢。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极佳的设备,总能拍到令人啧啧称奇的自然野趣。

也许有一天我会步入打鸟的行列。每次看到花丛里的蜂鸟,就恨手上的机器没法变焦。打鸟和钓鱼的精神内核趋同,都讲究一个“等待一世爽快一时”。怪不得趋于平淡的中年人生会与这两项活动产生愈大的交集。

摆拍

Azul桌游

摆拍听起来好像很死板,其实内含不少技术呢!如果一个摄影者能够端起相机换口饭吃,那一定能够说明他的摄影作品超过了一般人的水平,达到了“专业”的水平。

我觉得比较有活力的一种摆拍,是指设计好被拍摄主体的行为后放入随机背景环境的拍法儿。完全程度的摆拍,好比电影布景、或者时尚摄影,也很考验技术,但就不完全属于摄影的范畴了。比较有名的例子:Le Baiser de l’Hotel de Ville,这种半表演性质的想象式创作手法,兼具棚拍与创意摄影的优点,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尝试一番。

人像

盖蒂雕塑

人像的范畴如大海一般宽广,以人像摄影出名的大师不计其数,风格各异,器材眼花缭乱。本来想舞文弄墨胡侃一二,但蹲在坑上脑子里止不住地蹦出Petter Hegre的大名来,只好打住。

说说我下一步对人像摄影的愿景吧。首先当然是尝试新的焦段。之前谈过社交距离这回事,85人像能够开拓一个新的视角,或许能从新的角度观察过去认识的人。其次是尝试捕捉细节。广角拍细节的机会,可遇不可求,一年到头也就两手能数清的满意的片子。而过长的长焦又有矫揉造作之嫌。如果完全不侵入场景,拍到的内容到底是不是“矩阵”随机生成的呢?以前我觉得不是,但生成式大模型横空出世后自己心里也有点打鼓。

标准人像,刚好介于偷拍和呼脸之间。好似行于花丛间,唯有暗香来,欲辨已忘言。

街头

911与孩童

自诩拍街头的,所谓Candid photography,或者人文摄影,也不知道是不是偷懒的借口。拍到啥是啥、不精修图、不参加比赛、不分享作品,自顾自闷得儿蜜。这就是我如今拍照的真实状态。

街头的真谛在于抛弃技巧,专注内容,在我看来。技巧是可以通过其他的摄影门类进行训练的,比如风光、人像、静物等等。不应该以练习技术为目的而拍摄街头,就像不该以练笔为目的而写小说。

街头摄影是一种表达方式。它是无法绘画者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视角的方式。

街头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你看到我所未能看到”的世界。在目视平齐的循规蹈矩的视界之外,总有人能看到别人完全看不到的画面。老拿布列松的决定性时刻说事儿,其实怹老人家的作品论技巧论技术,肯定都比不过现代人的电子时代拍出的完美图像——他的作品特别就特别在,那些首次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画面。

找到新的视角并不难;找到存在于“人类心灵中公约数”的新的视角,难上加难。


再按:在我看来,摄影技术从入门到精进,主要模糊地划分为五个台阶:抠参数、烧器材、学构图、玩儿色彩、赌光影。

另一部分是摄影技术进阶之我的暴论。

参数

棕榈泉反射球

参数是最基础的、最不可或缺的、也是最无聊的。

曝光三角为本,高速胶卷时代如何挑ISO的钱袋难题,已经被数码相机的自动ISO完全抹平。强大的芯片让手机的连拍速度都超过了相机,甚至连光学防抖,也快要被算法摇摇乐和机器学习“脑补”给干掉了。焦段快门反比率几乎能再下探一个量级。摄影的上手难度,从未像如今这般“初学者友好”;拍出一张“技术性完美”的照片,只需轻轻一点,就可以完全避开Why my Photographs are Bad中的所有问题。

以往从狗头变焦半幅单反入门的爱好者,如今或许可以靠三摄手机来快速上手,节省了太多开销。算法让更多人对摄影产生了兴趣,也极大地缩短了普通人与一般爱好者之间的水平差距。

器材

DJI Mini 3 Pro

几乎所有爱好活动都有“器材党”的阶段。镜头参数倒背如流,机身推荐侃侃而谈。相机烧到最后,不是成了拍鸟大爷,就是成了背山工。也有大道至简者一步到位徕卡哈苏飞思。这不,薄瓜瓜十来岁就落停于哈苏了。

构图

奇数法则之海边老人狗

构图阶段,是进阶爱好者最为拥挤,停留时间最长的阶段。历史上最经典的照片里,几乎每一张都能拿来当做构图案例,令人评头论足。所以许多人刻苦钻研构图,十年如一日练习拍出最完美的三分法、黄金螺线、镜像、对称。太过专注于构图技巧不免走入误区——构图应为内容服务,而非内容为构图练习而产生。

构图的门派众多。器材角度出发:镜头焦段、光圈景深、画幅尺寸比例;画面元素来看:极简、负空间、中央主体、重复、多重曝光;画布排列而言:前中后景、框中框图、奇数法则、高空视角。无论哪个风格哪个流派,都有无穷无尽的技巧值得探索。

只玩构图,从模仿到超越,足够成为职业摄影师了。但想拍出动人心弦的作品,还需更进一步。

色彩

同事女生红绿灯

走进艺术馆,由远及近,看到一件艺术品的感受是渐进的——遥远的不可名状的模糊小点儿,远远的色彩缤纷的一个小块儿,近在眼前的迸发的艺术性,凑近鼻尖的精妙绝伦的细节张力。

色彩是现代摄影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讲,有时候丰富的、和谐的色彩搭配,能够挽救一张构图并不完美的照片。最极端的例子如蒙德里安或沃霍尔,只玩色彩全无内容,也能在艺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玩儿转色彩很困难。当今最精彩的彩色摄影作品几乎在色彩呈现上,都有令人称道的因素。从这个角度上,我反感后期调整颜色的做法。在我看来,裁幅、曝光、甚至曲线,都只算是调整;而色相饱和度色调分离,则属于二次创作了。就像哈勃望远镜拍“创世之柱”后期光谱上色。好看是挺好看的,但并不是人眼所看到的实景。

这两年在慢慢尝试玩儿色彩。最高兴地就是听到别人评论我拍的片子,不说拍得很好看,而是拍的“色调很不错”,就说明开始有点儿上道儿了。

光影

太空针民族熔炉

16777216 / 256 = 65536

如果将你的词汇量缩小65536倍,你还能表达出想表达的内容吗?

Leica Monochrom就是这样一个极端而又合理的质询。

能够被称为摄影艺术的杰作,最终落脚点一定在光影。最近期的我看到的例子是Mark Laita。他的商业人像对于光影的把控,真的能给人一种画中人的气息穿透屏幕来到面前的质感。

来到光影的层面,有时人造的部分无法避免。但正因为此,来自大自然所馈赠的流光溢彩才显得尤为珍贵。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Chen Ting

Chen Ting

The page aimed to exhibit activities & achievements during Ting's undergraduate & graduate period. Meanwhile, other aspects such as lifestyles, literary work, travel notes, etc. would interweave in the narration.

Leave a Comment

Disqus might be GFW-ed. Ex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