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时间

抢时间

抢时机

最近越来越多地(再次)谈到这个话题:一步慢,步步慢。

近来听闻很多,有人订婚,有人结婚,有人生育,大野牛的室友的娃都两岁了。

李熹辰在德州时的室友是个北大山西人,管他叫北大哥。读硕士第一年就忙不迭地结婚,备孕,到硕士毕业时已经成了有娃一族。今日听闻其新居落成、女儿两周岁。不由感叹——这才是活明白了的人啊。

每次谈到这个话题,总有好心的网友把纽约和加州时间的小诗贴上来聊以自慰。但年龄带来的压力是切实存在的。如果同龄人都已经过上稳定的生活,而自己还没着没落时,心态不由得又会回到读书和找工作时的那种状态。上岸的人没两天就把还在泥淖里鼓涌的场景忘得一干二净,任凭……也无济于事。

26岁,有车有房,娶了媳妇生了娃。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古代,代际年龄差越小,就是所谓的“香火越旺”,意味着家庭、家族的人力兴盛,间接决定了一家人在村子里“拳头”、“嗓门儿”有多大。古代恨不得有五世同堂、七世同堂,而改革开放以后更多见的是“421”家庭。代际流通率与人们对于早婚早育的意愿有什么影响呢?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总体而言,人们总是希望把(未至的)时机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往前赶比往后拖更能落得个心安。

由此另外想起的三件事。

一。前日说美团外卖吃人血馒头的时候有个数据。过去外卖配送限制一小时送达,结果外卖小哥为了多获利都拼命跑,平均三十分钟就能送达。计算机算法一看这好嘛,那我干脆把时限调整到四十五分钟算了。跑得越快,就不得不跑得更快。当人人都紧赶慢赶地奔生活时,生活的意义会不会也为之改变呢?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二。小学时老师在培养学生做计划、守规矩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作业要赶着往前做。越是拖延越难办,抵御意外的能力也会下降。早做完早放学早玩儿嘛。于是,许多小朋友都要么提前,要么至少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暑假作业。每天一小时,无便一身轻。做完了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啦。

长大成人后,这几步必须迈过的坎儿,又和作业有啥区别呢?

三。当时考托福时,也不知道是哪里看来的歪招儿,说进考场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急赤白脸,一种是慢条斯理。

火急火燎的做法是这样:进去以后只要允许开始碰电脑,所有前述提示和测试一路狂点,这样就能够最先完成阅读,进入听力部分。因为听力是固定时间的,所以也意味着成为最先完成听力的人。这样不仅不会被别人听力完成后的离场所打扰,还能最先休息完毕,在大伙儿还在场外休息时就回来继续考口语,背景噪音小,不会被别人说话的声音影响。

不慌不忙则是另一种策略:在开始考试前所有步骤都耗到时间走完,这样几乎可以比所有人慢五分钟左右。当自己做阅读做的差不多时,别人已经开始听听力了。这时候可以在检查阅读答案的同时听见别人耳机里的漏音,提前预测有哪些可能的关键词。同时,当大家热火朝天地唾沫星子横飞地录口语时,自己可以不慌不忙地在外面充分休息。等大家终于开始写作了,再“字正腔圆”地录好口语。额外的“好处”:捎带手影响正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背模板的其它考生的心态,就跟高考翻卷子似的。

这两种策略都是剑走偏锋,和主流人群打“时间差”。显然,这些策略对于本来就能考120分的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况且,除了心理安慰以外,也没法验证到底是否有帮助。但还是有人乐此不疲地分享和阅读这些小心思。

来到社会上,不再有标准化考试,以分数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然而,人们心中打时间差的小算盘却有增无减。时间差不再意味着虚无缥缈的分数,而切实地对应着真金白银!工作另辟蹊径进入朝阳产业;投资看准时机抄底收购优质资产;就连挖比特币,也有大批网民拍脑门懊恼当年为啥没买……

思来想去,就怕变得宿命了。正所谓——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里偷一分,那里抢一秒。看似积累了“先发优势”,保不齐就成了当年屯BB机的倒爷。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靠骗,靠偷袭,说不定哪天就被Padre Tiempo拖出去续了。


马上就要到年终总结的日子了。互联网友写的年终总结也慢慢冒了出来。

我从2010年起,尝试过言简意赅只记最重要的事,尝试过絮絮叨叨记叙所见所闻的一切事。尝试过提炼中心思想、用一个关键词“定调”一年的收获,也尝试过信马由缰写到哪儿想到哪儿。

可我越觉得,形式不重要,内容很重要。实际上,我并不是想“写”点儿新的东西,而是想在年底难得的闲暇时间,去“想”点儿新鲜的事情。这一年确实发生了一些新鲜的事儿,但不够让我回忆时有wow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暗示和心理负担共同作用,今天浑身不得劲。总担心自己感染了新冠,恐怕年底短暂的休息时光被泡病号给浪费掉;又怕回顾一年时殚精竭虑搞得脑子昏昏沉沉从而雪上加霜……

2020,想要一个温暖的抱抱!🤗

Chen Ting

Chen Ting

The page aimed to exhibit activities & achievements during Ting's undergraduate & graduate period. Meanwhile, other aspects such as lifestyles, literary work, travel notes, etc. would interweave in the narration.

Leave a Comment

Disqus might be GFW-ed. Ex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