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奥加山口
ref: Sonora Pass
今天是练二头三头的日子。练完在充气床上躺着漫无目的地刷视频,YouTube适逢其会地推荐了Expedia的优胜美地介绍视频。想起前日经过的泰奥加山口,不得不打起精神,书写一番。
p.s. 最近疏于写作,两个主要原因:生活上发生了很多的事;来发文的电脑暂时连着电视看电影用了腾不开。期待后面慢慢补上吧……
泰奥加山口,在内华达山脉诸多盘山公路里,以3031米海拔独占最高的鳌头,也是北部众多高山中,地理位置上最靠南的一条山路。从山后395高速穿到山前,去往旧金山、萨克拉门托,泰奥加120号省道,是路途最近的选择。南侧离他最近的山口要三百公里以外,中间被惠特尼峰所阻隔;而北侧的下一座山口就是索诺拉山口。
如果说索诺拉山口的道路风光秀丽、颇具技术性、挑战性;那么泰奥加山口的山路则绵长、高速、风景绝美。索诺拉山道的坡度很大,弯角很急,几乎见不到开着房车慢悠悠挪动的乌龟车;而泰奥加山口由于连接山后和优胜美地,因此游客相对较多,路途上知名的景点也随处可见。
泰奥加山道从优胜美地山谷至Lee Vining的路途,心理上可以分为三段:从山谷爬升到高处Olmsted Point的崎岖蜿蜒;从Olmsted Point途径Tenaya Lake到Tuolumne Meadows的风光壮美的高山湖泊草甸;从Tuolumne Meadows出公园大门一路直道下坡的风云变幻。每一段,都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如果将这两条山道比拟为美食,那么索诺拉山口就是厨师原创的创意特色菜:精致、特别、层次丰富、刺激每一朵味蕾;而泰奥加山口则是一顿多道菜品的全席:穿过隧道、逐渐爬升、离开优胜美地山谷的开胃菜,倏然消失的花岗岩地貌的粥,从松林间赫然重现的半穹顶背面的主菜,在清冽的高海拔寒风与清洌的高山湖泊间穿行的沙拉,以及从万尺高原一路倾泻而下进入异世界荒原的甜点。二者对于老饕食欲的满足感,截然不同,而又相辅相成。
好吃!😋
在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曾提到“通感”的修辞手法。囿于樊笼里读书的我,当年只能模糊地想象作者各个感官串通一气,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十五年过后,在地球的另一面,自己也能感受这种有限的感官接收到无尽的信息的充盈时,才真的理解“物与我皆无尽也”的通透,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
六月中旬,泰奥加山口仍有积雪。从弗雷斯诺出发时35度的高温,来到优胜美地山谷里23度适宜的凉夏,再到泰奥加山口3度的高寒。短短两天之内,我们经历了四季。与优胜美地谷很相似,泰奥加山道两旁的花岗岩,很多也是由于地球最近一次冰川融化,而雕琢出各式神奇的状貌。布满冰川沟壑的石面上,随意地摆放了两块一人高的大石头,好似天兵天将在此下期,局末投子认负留下的痕迹;路两旁出现的微微倾斜的光滑石面,仿佛被冬雪春雨一年又过一年反复雕琢、抛光而形成的银镜。
整条路上的精华,应该是Tuolumne Meadows,图奥勒米草甸所勾勒的静谧的人间仙境;然而,Tenaya Lake第一眼于我的惊艳,实在令我难以忘怀——
那清澈的湖水所呈现的缤纷的深蓝,与苏花的海可一较高下;
那低垂山间的白云,随风飞驰、倏地出现霎时消散,点缀在无尽碧蓝之间;
那千万年的花岗岩,光滑、崎岖、圆润、割裂。松树们扒住每一点点可以生长的岩壁缝隙,毫无怨言地长出绿树成荫;
傍晚,相依的旅人的便携烧烤炉中,传来煎蛋滋滋的爆裂声响。纯粹的大自然间的简单烹饪,定是丰盈而饱足的珍馐!
千言万语一句话,泰奥加山口,我还会再来。希望中置后驱,车身刚性过硬,带着温热的食物,享受不输PNW西雅图山间的美景。
写到后面,突然意识到,《暴力摩托2002》(实际上是暴力摩托的第一作PC版1994年款在1996年的EA重置)的五条赛道都是加州的风景!
- The City:城市街道,貌似是旧金山为背景
- The Penisula:城镇街道,大概是三番到湾区的路上
- Pacific Highway:沿海公路,以PCH和一号公路为背景
- Sierra Nevada:内华达山脉,395和泰奥加山口!!
- Napa Valley:山丘公路,以纳帕和湾区东北部三谷为代表的丘陵地带
现如今,走过好几次395以后,也可以大言不惭地宣称如今的我走过来时的路,“开过儿时踹莊臣”的山路了。自己开过才知道,内华达山脉这赛道,是真好开啊!
当年游戏贴图的背景里的山,我现在也爬过了呢!🥳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