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to Girls Fishing 102》

《Introduction to Girls Fishing 102》

相关阅读
101-01 尬聊101
101-02 尬聊配比学
101-03 一见倾心

引言 - 朋友圈的转变

2015年3月18日开始尝试摆脱自己对微信朋友圈的依赖。现在回首,这五年来的努力还算没有白费,而大家朋友圈的用法也如预料般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朋友圈不再是一天三五条分享生活状态的广播站,而更多地变为了有指定受众的、目标明确的个人品牌宣传平台。

前些日子闲下来的时候,翻回了微信号发的第一条朋友圈,并顺便“挖坟”回复了很多当时稀松平常,现在看起来很有意思的评论。刚刚注册微信的2013年,朋友圈与现在风格大有不同。至少对于我而言,那时的朋友圈状态下面回复数是远远多于点赞个数的。经常出现两个赞三十条回复的状态,却少有数十上百赞却回复者寥寥的情况。这样的转变似乎能够反映出,人们对于朋友圈本质的认知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注册微信?智能手机逐渐出现在生活中,传统的基于桌面客户端的即时通信方式不再时髦。同学们迫切地需要一种新潮的沟通方式。那时风行的“飞信”,是运营商基于手机短信做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甚至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如果运营得当,飞信的用户迁移模式是远远超过QQ到微信的转化的。那时候,3G网络虽然已经很流行,但仍有大量的像我一样的传统手机用户。直到2017年初,我才第一次开始正经使用智能手机作为主力手机。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能将短信服务作为即时通信网络的跳板,一定能取得极大的成功和飞速增长的用户规模。只可惜,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运营商又怎么会为了求变而直接砍掉短信业务的利润呢?

话说回来,朋友圈在当时对于同学们来说,还是“人人网”、“百度空间”、“QQ空间”的一种延伸。虽然不再是长篇大论的发帖写博客,但一条状态依旧是关于一个主题的微型聊天室。因此当时我还生出了“如何添加(现实中)认识的其他人为微信好友”的疑问。每一条状态下都是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连中学老师都不顾及身份,畅所欲言,就事论事。现在哪儿还能想象随便一条风花雪月的状态下和同桌、好友、老师、天南海北的各色人等聊得火热的情形呀!

在2015年,大二到大三的年纪,突然发现生活中刷朋友圈浪费的时间越来越多,自己在现实中做的事情却越来越少。生活不再那么精彩,却依旧要在朋友圈装出一副愉快而充实的样子。朋友圈便不再是任何有趣的事情都会分享,而多了几分忌惮和阴郁。终于有一天,在经历了卧床玩儿GTASA六个小时后刷刷朋友圈放松时,看到大家的生活都是那么的多姿多彩,自己却窝在乱糟糟黑漆漆的寝室一角蹉跎人生,感到非常失落。如何缓解失落?要么以别人的生活的精彩严格要求自己,要么干脆不再看朋友圈,一门心思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在那以后自己的朋友圈,评论便更少,点赞便更多。关闭朋友圈“发现”入口,只在时不常情绪低落时,点开我关心的一个个朋友的头像,看看他们的近况,为他们送上祝福、加油打气。最终,在关闭朋友圈数年之后,自己终于对朋友圈“脱敏”了,不再因为别人生活中的起起落落而伤时感怀。

曾经有一阵子,微信的产品部门对朋友圈进行过频繁的调整。先是提供了关闭朋友圈的功能,后改成隐藏入口、不许谁看、一个月以内、三天以内。于是见证了手足无措的大家各显神通的“微权限”表演。而自从隐藏入口的功能开放以后,我的朋友圈设定便从未改变:非朋友十条、朋友无限、不屏蔽无拉黑。充分践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原则。所谓

网络一线牵
相聚在空间
真情连四海
珍惜这段缘

因为自己逐渐意识到,与其对朋友圈进行细粒度的设置,不如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和朋友高标准严要求。如果你连自己的生活都不愿让对方看到,那又为何要添加微信联系人、最初的微信“好友”呢?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虚拟世界没必要活得太累,生活还有那么多美好与未知等待我们探索呢。

起手 - 朋友圈进阶与骗赞

转变发生之后,朋友圈的内容便多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报平安式内容。而这类内容则容易使观众倾向点赞而非评论。毕竟,缺少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矛盾冲突,又怎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呢?况且,并不认同微信和腾讯的价值和文化,便有意识地减少对于其产品的依赖。

但生活中确实有表达欲爆棚的时候,恨不得立马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所有朋友。挑衅型点赞便是其中一种“哗众取宠”的手段。后来,觉得这种手段太直白而缺乏技术含量,也有些小孩子气,便开始研究如何系统性地“骗赞”,吸引特定观众群体对朋友圈的关注了。

因为思路比较乱,列写的要点不全还请见谅。等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进行过科学的试验与比较后再来补充。哪会 扯淡

  • 时间

一条适合骗赞的朋友圈,首要条件便是发布时间。以朋友圈中多数人在北京时间和美国时间来论,北京时间的凌晨3点至8点是最不利于骗赞的发布时间。当然,更有甚者比如我,为了防止朋友圈被下拉刷新的人看到,故意采取手段,三天或更久冷却期后才弱弱地公开一条状态。这样,非得是对你有意思、专门点开你头像,一条一条看自己黑历史的恶趣味小朋友才会看到这条朋友圈。而这时的点赞或是评论的意味就比较微妙了。相当于自己把难题抛给了对方。他若评论点赞,定是撩拨;若能忍住啥也不做,他定会心痒难耐,热锅蚂蚁;或是无感,那倒好,“钓鱼”失败再接再厉。有关钓鱼的内容,在下面会进一步分析和阐述。

发布时间首先分为两种,即时显示与冷却显示。先说后者。冷却显示,顾名思义,就是发布时先隐藏,待一段冷却期后再轻描淡写地展示公开。冷却期长短很有讲究,而且也和发布时间关系很大。

先说长冷却期,如三天以上。一般人朋友圈时间线三天会累积数十条状态,很难上划到三天前我冷却的状态。这样,如果被人看到并发生互动,有三种可能:他的朋友很少/很少发状态;他很无聊,时常把时间线翻秃噜皮;他会和我一样专门点开一个人的头像看状态。三种可能对应不同的解法,而随着数据点积少成多,对于他属于哪种情况也可以有大致的判断。

再说中冷却期,如12小时到两三天。这种情况下细心的小朋友是能够在刷时间线时注意到异样的。随手补赞、有选择性的点赞、笑哭问为什么之前没有看到这一条、多年之后挖坟。应答方式千姿百态,互动性也强了许多。

最后是短冷却期。这种一般是自己的恶趣味,比如世界杯预测胜负比分,或是故意控制状态在别人时间线上出现的位置。一般人刷朋友圈时间线,上划不过三四次,一次不过七八条。这样,算好时间和频次,可以(较为)精准地空降到一个人注意力的特定的下标上。如果控制得当,甚至会引发聊天走向意想不到的话题!

各举一个例子。长冷却期:手骨折后大约一个月开放。关心我的同学最终决定回复,消息也电泳般缓慢地扩散;中冷却期:运动总结,不希望让别人看到自己大惊小怪说一堆“接连便是难懂的话”,却又希望气味相投的朋友能够了解这一年自己在做些什么,从而私戳组队游泳HomeCourt等等;短冷却期:自由女神,特定的不想让bobo学姐刷到,更期待被她刷到后是怎样的反应。最后真的是出乎意料……🥰

再说即时显示。所谓即时就是发完朋友圈立刻希望大家看见。除去突发事件,一般即时显示的朋友圈我都会精挑细选发布时间。避开上述两岸睡眠时间,避开周中上班干活时间,避开做饭、周五约会、周六外出、周日夜里赶作业等等时间。而每个选择的时间点也因人而异,根据受众而调整。

举个例子,看完Zion的比赛,不到终场就紧赶慢赶回家修图发图,为的是抢手机图视频和官方新闻发布之间的狭窄空档,发布“足以被观众保存到相册”的高质量图片。可以想见,钓上来一堆“兄弟肌肉不错啊怎么练的”的兄弟。

再比如年终总结,一定要避开国内外跨年时间点这个热点时区。那时的时间线一定风起云涌刷新飞快,骗赞概率会大大下降。因此我的选择是北美1月1日傍晚,即国内1月2日早晨。大家过年的兴奋劲儿还没过,懒洋洋地睡个懒觉摸摸手机看朋友圈的更新,一定不会吝啬给一条充满正能量的状态点赞的。也会收获“cht会玩儿啊”这样的可爱评论

最后值得特别提一句的一个概念:点赞时间接力。众所周知,由于时差的原因,朋友圈发布时间是很难兼顾中国和北美的。对此,我的策略是采用“接力”模式——北美傍晚收割一波赞数后,旋即收割刚起床的热乎的国内大拇指。最适合的时间点便是北美周五夜里八九点左右。周末party或放松的同学朋友进入第一个情绪下降周期,吃完饭,打完第一盘游戏,感官昏昏沉沉变得迟钝,会不由自主地摸出手机看看更新来刺激大脑;国内周六睡完懒觉起床的朋友会毛孔大开、嗅觉灵敏、专心致志地吸收清晨的每一分信息。假若内容得当,这样的朋友圈总能收割大批点赞!

  • 色调

再说色调和排版。相较于内容而言,这二者重要性没有那么强,但依旧是吸引点赞的“临门一脚”。好的朋友圈色调和排版能够吸引本想划过的目光再次聚焦,从而或多或少反映在点赞概率的提升上。

总体而言,朋友圈光感宜明亮不宜晦暗,色调宜鲜艳不宜平淡。毕竟,大家刷朋友圈不是来上近代史的,谁不想有个好心情呢?对此我的策略,便是多看17至19世纪的欧洲油画、季节流行色彩搭配、常见的标准色板配色,从而建立起模糊的“啥叫好看”的概念。当然,在这方面自己也是小学生,无法给出更为学院派和高明的建议来。

“小清新”滤镜是不错的选择,但注意饱和度和明度不要溢出,色阶断层会很大地减分;增加饱和度可以吸引眼球,但一定注意高频的“鬼影”会令人反胃。此外,流行的“滤镜”色彩一般是不错的选择。紧跟潮流,也会使人感受到你的活力。当然,最佳是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万千山头中独占鳌头,想不收赞都困难。

  • 排版

一图流?九宫格?四张图?5张7张质数图?无图言屌?超长视频?高冷链接?

朋友圈较为局限的形制,导致排版方面发挥的空间不大。但依旧可以选择图片数量、多媒体类型以及文字长短来粗略地科学排版。一般来说,总结回顾的朋友圈图片数量较多为最佳,且需要避免质数张图片;预告片当然拽个视频一言不发比较“高大上”;链接分享忌讳长篇大论,你都说完了别人还能说点儿啥,只能奉上尴尬而不失礼貌一赞?单图无言是我前些日子尝试的表现形式,更像博物馆陈列的展品,留白很重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避免事无巨细而留下想象空间,能收获许多若有所思的赞。

对了,晒吃的如果有意无意撩上对座人的纤纤玉手,那赞数肯定刷刷地涨!

  • 内容

重中之重,内容。

世上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要说有万能法,大抵是一定要有内容而切忌无病呻吟。要让人若有所思,不要让人莫名其妙。只要达到了这一点,收获的赞数大约不会很少。

由于这篇本意是写钓妹,内容部分主要放在下一节中分析。对于其它骗赞类别,都有不同的应对策略。看人下菜碟儿嘛!

比如,对于高中同学,最佳的内容是带有发展性的高中风物怀旧与故地重游。共同的校园、共同的回忆;中学老师一切安好,借球大叔笑容依旧。而从校园走出的我们则变成社会的栋梁、时代领军人。只要有這味儿了,赞数少不了。

再比如,对于搞球男子天团,较好的选择是大家具有共识的搞球明星互动。比如“朝觐”诺坎普、现场看詹姆斯、老大……。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科比可谓家喻户晓,连我奶奶都认识。这样的极佳的共同话题,为何英年早逝?

钓妹方面,我自然不是很擅长,但长期实践也摸索出一些门道,诸君请静待我慢慢道来。

  • 天时地利人和

最后,如果生活没有未知与惊喜,还有什么意思?未曾预料的朋友圈状态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点赞。提升自己实力与眼界,生活变得更加精彩,就根本没必要琢磨“骗赞”的小套路小心思了!

正文 - 如何钓上喜欢的妹点赞

钓鱼不关鸭鸭的事

  • 钓鱼

在潜意识中,似乎自己很喜欢“钓鱼”。就好比北邮人论坛头像,就是设下的一个拙劣的鱼饵,等着愿者上钩。

钓鱼实际上想表达的意思是特征匹配,即过去提到的气味相投、两情相悦的过程。若是没有一丁点共同话题,那还真是神仙来了也聊不下去。

对于妹子、姑娘来说,“钓妹”则是用自己的一些特质去有目标地随机群体性碰撞,看看能不能捞上来恰好合适的“大鱼”的过程。不同的姑娘有不同的特质,因此圈定一些目标后,就要依照其口味来搭配“鱼饵”。

  • 揣度对方心理

PS 现在一说心理学家,首先想到的不是弗洛伊德冯特,而是杨毅……歪了歪了

要开始认真钓妹了,首先要研究好对方的诉求是什么。这就要求对对方至少要有初步的认识了解。“背景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简单了解一下她的过往,从身边人对她的评价和她的经历中寻找可乘之机。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她,我会关注什么样的朋友圈呢?比如我喜欢娱乐活动,那看到大家周末出去玩儿的很有意思的活动就会关注。比如我喜欢运动,那看到DJ配滑雪、跳伞配欢呼、球类运动的群情激昂则会多看两眼。一般而言,吸引眼球的运动更容易收获点赞。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妹子喜欢的运动,一般是和男生大老粗理解的运动不尽相同的。过度健身吸引同性的道理,同样适用于裸背背打满身大汉,踢球踢得浑身臭汗这样的运动。专注于提升自我的有氧运动,或许会比一群男的的狂欢更有美感。此处需要佐证。

察言观色。如果现实中与姑娘有过接触,就一定要感官全开,认真体会她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大咧咧、扭扭捏捏、意志坚定、耳根儿软、快意恩仇、心思缜密、多愁善感……假若用你侬我侬来安慰李娜那样的姑娘,得到的回应一定是“看不下克就滚出克!”

心理周期。就如女孩儿们有生理周期一样,人同样也有心情的高潮与低谷。很多时候心情是随着每天发生的事情而不断变化的。要做到知己知彼,进一步的策略便是更多地参与她的生活,观察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共情地体会与揣度她的心情。这样,才不会在她心情低落时兴高采烈地唾沫星子横飞地讲述我今天打球又绝杀了的话题。

  • 铺垫

挑衅型点赞

线上聊天预热。线下聊天预热。总之,能在点赞前有互动,赞率便会大大提升。要不,过两天,人家哪儿还记得你是谁呀?

你若赞我,我必赞你。别无他法时也可出此下策。便会来到“挑衅型点赞”的危险地带。搞不好会损伤两人的关系。

话题方向暗示。如果我们聊到成长,那么就发朋友圈关于未来。如果聊到生活,那就发岁月静好。人的思维有惯性,而点赞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多时候大家都愿意做个顺水人情。

  • 时间

晚上人会思绪万千。越晚越好,不要太晚。酒过三巡,彼此微醺。理性越少,赞率越高。

  • 紫装 - 超级钓竿与金色钓竿

超级钓竿

实在不行就开大吧。在开大方面,自己还是颇有心得的。所谓开大,发一条朋友圈,拿定主意,谁谁看到点赞的概率是100%,最后果然梦想成真。但有时开大也伴随着剑走偏锋,富贵险中求。如果搞不好则会比较尴尬。

首先是定向狙击。我把你照片挂在朋友圈,你一个屁不放肯定不合适。但只有关系比较铁的朋友才能无所顾忌地这么做。

其次是强烈暗示。你在安娜堡,我发个兰辛地标,那你不回复嘘寒问暖一下也不合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能制造出这种暗示来。

再次是二度联想。比如,“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见到我们共同认识的关系比较好的人,便会猜测对方与他是什么关系;见到记忆中文化中的代表性事物,便会思考他在想些什么。当然,二度联想的构造比较困难,我还一直在试验。希望有朝一日这个手段能够成为稳定输出的紫装。

自己最常用的还是一度的暗示。毕竟这种亦虚亦实的策略能够较好地连结现实和虚拟世界,让人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些。

  • 红色暴鲤龙

用超级钓竿和金色传说钓竿,总能钓上些莫名其妙的从未出现的稀有怪。有时开大过后,不仅收获了心上人的点赞,还会顺道捞起狩猎区的快龙。

而心上人,则好似红色暴鲤龙。你知道她永远待在那儿,你一定至少有一次机会去与她亲自对话,但你无法预知结果何如。

研究了很久钓妹,最后怅然若失地发现,海钓大叔穷极一生的NPC生涯,99%的时光都是破钓竿钓鲤鱼王。

命运的邂逅,与钓鱼无关。😔

红色暴鲤龙

Chen Ting

Chen Ting

The page aimed to exhibit activities & achievements during Ting's undergraduate & graduate period. Meanwhile, other aspects such as lifestyles, literary work, travel notes, etc. would interweave in the narration.

Leave a Comment

Disqus might be GFW-ed. Ex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