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密度

文化密度

城市系列相关12


当我最终告别美国回到中国,其中最重要的诱因之一,便是美国的文化密度过低。

文化密度?即一个文明里,人们的想法总和的人均不相关性越高,便是我所谓的密度高。它既与人们主观想法的不确定性高低有关,也与客观上人口数量多寡存在关联。

无法一概而论。台湾省和北朝鲜人口均约为两千四百万,但观感上,台湾的文明密度显著高于朝鲜。一个高密度的文明,外在表现为其议题宽度更宽,深度愈深,思考与行为上更具包容性与多样性。

一个文明密度并非始终线性增长。人口多寡,国力强弱,是否能出现引领时代前进的“伟人”,都会左右文明密度的高低。文明之间的交流、竞争、合作、对战……也会作为潜在的外在因素影响一个文明的增重。

大时代与小时代。处在大时代中的文明更为深厚,积淀与内聚得越多;处在小时代中的文明流于轻浮,哗众取宠甚嚣尘上。

时代的强弱


城市第一篇里写了类似的感受,最近探索了美国附近的一些城市后又有了些新的体会。

虽然香港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但当我想到“文化密度”一词时,首先冲进我脑海的就是香港。港岛,九龙,铜锣湾,尖沙咀。鳞次栉比的高耸入云的公寓楼,直冲云霄的商业区摩天大厦,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商肆林林总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大城市”。有很多的论点可以左右互搏,说美国大城市如何发达,说美国大城市如何破败。但一言蔽之,美国文明,整体令我感觉空洞。

在美国待一段时间,我仍旧会惊异地发现,美国人所讲述所热衷的故事,高度同质,内核蓬松。对咯,许多人说,美国是世界文明的熔炉,多样性那可不是盖的。可多样归多样,表面功夫做足,看起来花里胡哨眼花缭乱,却无法掩饰内质的贫瘠。故事的内核无非……等价值观,讲故事的手段大抵……等沿袭已久的思维方式。看来看去,是挺过瘾,却正应了西方的那句“老话”——“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就像海鱼无法在淡水里生存一样,从文化密度、知识浓度较高的文明,潜入文化密度较低的文明,身体和大脑便会不由自主地撑破细胞壁,细胞液外漏,直到内外压力、浓度平衡才会停止。而现在的我,仍处在这一痛苦的“失能”、“失语”过程当中。每天工作的八小时,迎面而来的是日复一日的“你好我也好”般的美式思维的洗礼;收工后属于自己的八小时,则难以抵挡奶头乐“按摩”大脑💆所带来的短暂的愉悦。看看这,看看那,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对此,我的无可奈何的应对措施:

  • 每天看朝闻天下,维持思维方式,缓解渗透压下大脑的退化 😆
  • 少看屏幕多运动。毕竟运动是天经地义的
  • 私人空间拒绝英文。说英文就免不得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思考,越说“嘴越瓢”,越说脑子越抽抽。少说英文,迫使自己用中文思考,略能减缓自己鉴别鉴赏能力的退化

但还是无可奈何。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站在圣安娜干涸的河床边,冬日的暖风推着天边低垂的积云遨游。想在心里对自己说点什么,但最后到嘴边的只剩下一个“kewl”。


荒野中哭泣,达特茅斯学院的校训。我觉得,它恰好诉说了美国文明密度低的缘由与形态。

美国并不缺乏能够思考的人。但由于地方太大了,精英主义盛行,造成了本该产生共鸣的人无法汇聚在一起,本该被听到被传诵的思想随风而去。精英主义的反面便是民粹主义。文化的高地,良币不占领,劣币就会占领;经典不占领,糟粕就会占领。当琴弦共同的振动逐渐减弱,消失,文明便成为了一座座孤岛,最终消弭在无边的沙漠里。

Chen Ting

Chen Ting

The page aimed to exhibit activities & achievements during Ting's undergraduate & graduate period. Meanwhile, other aspects such as lifestyles, literary work, travel notes, etc. would interweave in the narration.

Leave a Comment

Disqus might be GFW-ed. Ex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