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系 - 扎营之乐

小时候大家应该都有过拿个简易帐篷到外面扎营的经历吧?

对我而言,小时候支帐篷的回忆寥若晨星,但每一段都饶有兴味。近的像玉渊潭、动物园,远的像宽沟、十渡这样的,无非就是草地上,水流边,搭起帐篷冷餐会。但小孩子最喜欢找个洞钻进去躲起来的感觉,有个自己的小空间有种别样的满足感。长大了,现在也没法理解当初那种感觉了……

比较“正式”的扎营经历,应该还是从高中开始。我爹那时候喜欢上了户外,最开始拿着很简陋的、以前的那些装备就去扎营了,背着拉杆箱上海坨……

之后经验多了,渐渐也就添置了一些稍微专业的装备。每到暑假,一有机会,我也会跟着他去户外转转。就是跟着大家伙一起去玩。多是包车或是自驾性质的,到北京远郊或是更北的地方去——草原。

稚嫩的我

草原的一般印象——湛蓝的天、苍翠的地、洁白的云朵、金黄的油菜花

第一次去草原,便是祖国的北疆。亲身感受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在广袤的内蒙古,驱车穿行于无垠的草原,既有那种“孤星”似的浩瀚而悲戚的孤独感,也有那种苍穹之下独我一人的“中二”般的豪迈。行万里路在这层意义上的确能开阔一个人的视野,这些外源性的情感能够很好地帮助一个人去更深地开拓自己内心的力量……

扯远了,还是谈谈扎营吧。扎营最大的意义,在我个人来看,便是能够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更好地接近自然的四时。
譬如,你若是住旅店、或是宾馆,那几乎就与日出、日落与天上繁星无缘了。民宿和农家院似乎是个折衷的选择,但在恰当时间合适位置蹦出一个有空位的民宿,还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幸事。

扎营,则可以通过比较小的代价,更好地接近原生态的自然。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无论是晴空万里的爽朗之夜还是薄雾迷蒙的朦胧晨昏,如果是扎营住帐篷,你根本无法错过(除了自己睡过了以外,不过扎营一般很难睡到太阳高高的时候)。

扎营还能让你摆脱空间的限制,(然而越来越多的经济头脑把露营地圈起来收取高昂的“入场费”。一晚我们就落脚在距金帐汗不远的九曲旁,那里似乎是人家私人的草场,好说歹说也没让我们扎营,我们只得跨过九曲扎到了河对岸……)你想在哪里落脚都可以。
黄昏

清晨

对于喜爱摄影的驴友而言,扎营似乎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沉重的器材和露营装备有一定矛盾,但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便携相机就将解决这一矛盾。相关

总之,为了更深地贯彻旅行的意义,而不要变成走马观花的旅游,深入体验在地文化、甚至就住在自然中是非常好的选择。



相信学校里喜欢户外的同学大多去过这里吧……不解释!很多很多人在一起扎营,还是很壮观的,而且如果善于交流,一定会有很愉快的夜晚~伴着篝火喝着啤酒,天南海北的驴友“把酒话桑麻”……


高考后基本也没有怎么玩,一来是家里老人需要照顾,二来是我不紧不慢地骑车花了很多时间。大概每年也就是一两次去到500公里以内的地方玩一下。

有时看到别人跋山涉水、或是饱览世界珍奇的时候,真的挺羡慕人家的。20岁当间儿,就能足迹踏上六个大洲,走遍那些我闻所未闻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较羡慕的:去尼泊尔徒步、去新西兰自驾、去埃塞俄比亚、去圣心阶下、去……

我时常告诉自己,人和人不一样,世界上有些人过得精彩,就需要一些人的平凡来陪衬。可是真的好羡慕他们,尤其是当我明白他们确实是追随本心去远行而非漫无目的地闲逛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坐在电脑前完全就是在蹉跎人生。想过变得更强,可似乎自己天资有限,努力也不足,很难再以梦为马了。

又扯远了,总是在自怨自艾真恶心。

这两年走S242没少走,主要就是黑龙山和天路。自从去年传出天路收费的消息,感觉那边就要被破坏殆尽了。据近期去的朋友说,那里百米一个跑马场,千米一个农家院……唉,一片美景总会走向一窝蜂似的烦滥开发。

2015天路——发电机扇叶

2014天路

2014天路扎营冻成狗

先说天路吧。其实张北哪个季节都不太适合扎营。海拔高、早晚温差大、风极大(要不也不会建风力发电厂),地形并不如草原那样平坦。去天路扎营那次真的挺惨的。本来是找了块谷地旁边有树木,爹说往前开开拍日落,这一开就再找不到合适的营地了。最后找了个发电机大风车下面,晚上最低到了6℃,冻得特么连狗都不认识了,刚想睡着大风车又开始吱扭吱扭转,整个一四面楚歌。
第二天早上起来带的水全都冻成冰水混合物了,也没了看风景的心情,天路最后几十公里草草开了过去。

再说黑龙山。这块也是户外爱好者爬山扎营的一个重要据点。山下第一家农家乐每到夏天这个时候,总是人满为患。那个村子倒还是没太开发,农民也不会去揪着你找你要管理费。最好的季节就是夏和秋。夏天最高温度27℃,晚上大概也就16℃;秋天虽然冷但金黄的秋叶甚是美好。扎营是只能夏天扎的,要不也会落得冻成狗的境地。夏天,在那条河(越野群体喜欢去的老掌沟边上有条山泉小溪,无名)旁边扎营则是极佳的体验。

黑龙山的秋色

黑龙山算是一个离北京不近不远的户外根据地。前面也说过了,很多越野的和爬山的喜欢来这片。同样的,这里也是一个露营的好去处,只是尚未被开发。

2015年和16年,有没有草原牧歌的感觉

山间薄雾,云归而岩穴暝

今年水很大,河面比以前宽了一倍,泥沙俱下

ls插楼的加仑哥哥说的一样,这周遇上雨水了。不说北京阴沉沉的天气,就论整个路途上,天气都一直是灰蒙蒙的看不到太阳。没成想,到了下午,赶到赤城北边,云雾尽开,漏出久违的蓝天来!阳光照在河北北部那种特有的大岩石地貌上,呈现出多彩的晕色。然而这跟扎营没啥关系。

一切落定,用品齐全,本想着该是一次很普通的露营吧。吃过晚饭19:30天便全黑,钻进帐篷等待困意袭来。
睡了两个小时,“啪叽”一下我就醒了。其实也没全醒,半睡半醒中看时间23:30。翻个身想再睡,然后GG:帐篷进水了。

赶忙爬起来,外面雨已经有点大了。伴着不小的山风,雨滴噼里啪啦地落到帐篷上,然后顺着没封胶的缝合缝渗到帐篷里面了!赶忙毛巾对付着,一边擦一边检查四周,发现四个面全在漏雨凑合擦干,祈祷着雨不要下大,接着睡过去

1:45,又被piaji醒了,这次发现外层居然贴到了内层上,雨呼噜呼噜地灌进帐篷。伸出去把地钉重新插好,一激灵也睡不着了。外面电闪雷鸣天雷滚滚,连帐篷里的声音都听不清,整个帐篷就像怒海惊涛中一叶弱不禁风的扁舟一般,航行在无边的时空中。外面的小溪听起来真可怕,然而什么也看不见。忽一道闪电,可以看到河水暴涨,汹涌着流向下游的村庄。

挺刺激的,闪电隔三差五就把整个天空闪得煞白,听雷声就像落在身边一样,加之山谷回音更是雄浑。所谓“大自然的交响曲”之类的词没法描述这种场景。躲在漏雨的帐篷里,感觉人类不过就是任大自然摆布的蝼蚁,倘若雷公电母不想让你睡觉,只需每每当你困倦时把雷劈到你耳畔即可;倘若山川想戏弄你,只需呼啦一阵泼下一大盆水,帐篷就成游泳池了。

终于,放弃擦水了,外面下暴雨,里面下小雨。把头藏到一个没水的角上。想想当初晚上裹着睡袋被冻醒,现在是睡在天然冷水浴场,真是惬意……听着渐渐模糊的溪流、雷鸣、雨滴、山风,脑子里回忆起了很多往事……多少的夜晚……

就这样,凑合着,念叨着别再下大,一晚上也没怎么睡地捱过去了。清晨不知几点终于睡着了,睡到八点才醒太累了

早晨起来意外没有下雨,而且天空还有放晴的趋势。晨雾萦绕在山间,估摸着昨晚徒步上山的人们应该不太好受吧……

还没下雨时候躲在帐篷里很巴适

终于十点多出太阳了,把所有防潮垫帐篷都翻过来晒。下山的哥们儿们都惨透了,听说晚上帐篷翻了40L大包上全是泥

最后,为了给这样一场暴雨秀画上圆满句号,成功在康庄收费站被堵3小时。第一次见到数公里高速公路上全是一滩滩潮湿、甚至还有花生瓜子皮。黑暗中我在想些什么?“马德,谁设计的八达岭检查站出口老子跟他拼了”

《瓦尔登湖》
特地下了一本《瓦尔登湖》来看。想着面对溪流,背靠大山,方圆几里没有人烟,总会是个静心养性的地方吧。

没错,扎营的好在这便能体现。不必要花个25$去建造自己的梭罗小木屋。支个帐篷,面朝山涧,你便能在隆隆的流水中得到一丝平静。

可,是当我面对芳草和溪流时,实在没法去思考那些沉重的话题。因而也感觉奇怪而钦佩、肃然起敬:那位山姆大叔竟然能在瓦尔登湖畔林间、碾完印第安棒子面后思考社会经济学!

实在是没能认真地看下去这本书,境界不到吧,或许不应该从第一章开始看?相较之下,其它几本轻快的小书到时看得津津有味。

自己是个很弱的人,自我规制能力极差。除非是令我感兴趣的事,否则总会挑三拣四不到最后一刻不会去完成。面朝大山,的确获得了inner peace,然而或许以后这便会成了一个借口,当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时便想着逃避社会,逃避公共场合,躲到这样的地方来找寻自己。


以后扎营,一定要找些更好的装备。这次大雨一下子就检验处装备的缺陷来。
如果天气好+条件允许,最好是三人帐篷睡两人,这样既不会太挤又不会太冷。

想想就算5年后,不知还会有这样的心气儿去芳草鲜美的地界儿扎营生火,喂马劈柴吗?

Share Comments
多说已于2017年6月1日到期,此处不再提供评论功能。如需评论请使用About页面的disqus(GFW)或提交issue。
The previous duoshuo comment system stopped service. Please use disqus or submit issues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