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ck-fil-A

Chick-fil-A

在美国的第五年,纪念一共吃过四家去过三次以上的Chick-fil-A——“鸡飞来”🐔

LaSalle St & Hillsborough Rd, Durham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说的CFA。约莫着是2012到2014年之间的某年。美国大学橄榄球“碗赛”喜欢让各种企业赞助冠名,其中在亚特兰大梅奔中心举办的比赛就是Chick-fil-A冠名的。自此便又多知道了一个美国快餐品牌。

在杜克的大部分时间,活动范围都仅限自行车能骑到的地方。希尔伯勒街上的Kroger买菜广场里有一家CFA。初来乍到,想尝尝这个有所耳闻的新牌子,有一次便专门在周六去买菜之前吃一个汉堡。也不懂它点餐的模式,两眼一抹黑,就说要个deluxe combo。接着就是一串儿艰难的对话——

要喝点什么,我心说自助饮料机为啥要问喝什么?后来发现和麦当劳的不一样,CFA是点餐时选饮料。第二次吃CFA时才知道可以选Dr. Pepper,从此从未选过其他选项。

要什么酱。我没戴眼镜,东瞅瞅西望望,看了半天没看到酱的选项在哪儿。店员只好指着贴在饮料机后面的贴纸说,你慢慢看。借坡下驴选了Chick-fil-A sauce和honey mustard。

要几个酱。two。所以一样给了我两个。

怎么称呼?excuse me?如何称呼您先生?没听懂你问这是啥意思?may i have your first name please,需要您的first name。啊,好吧。

Chick-fil-A的店里装修比其他快餐汉堡讲究些。红色皮椅卡座,与窗边红色高脚椅搭配,错落有致,相得益彰。桌子正中央放一瓶假花,添了几分情调。等了一小会儿,白人小哥端着餐盘,盛着“老三样”——鸡肉汉堡、薯饼薯条、碳酸饮料,送到桌上。

一口下去,与众不同。我和CFA的缘分就此结下。Chick-fil-A只做鸡肉餐点,特色就是它家独家的南方“深炸”鸡汉堡。直到一段时间以后,我才完全理解在美国语境里,汉堡(hamburger)、堡(burger/cheeseburger)、三明治(sandwich)的区别。避免啰嗦,还是把CFA的鸡肉三明治简单叫做汉堡。

它的汉堡和我在国内以前吃到的肯德基、麦当劳的概念不一样。麦当劳的鸡肉汉堡主要是两种:麦香鸡、充电堡,以较为细碎的鸡肉泥做成的炸肉饼,质地好像麦乐鸡块;麦辣鸡腿堡,以一块炸鸡作为肉饼。肯德基几乎只记得田园脆鸡堡。而CFA的鸡肉汉堡更像是把肯德基的招牌“原味鸡”做成更嫩些的肉饼,夹在最为传统的汉堡配菜当中:生菜、酸黄瓜、奶酪、西红柿片。一口下去,汁水充溢,口感丰富。配菜提升了鸡肉的鲜味儿,却不喧宾夺主。后来我也试过,要是只吃最最传统的原始配置:面包、酸黄瓜、白酱、鸡肉堡,则鸡肉吃起来稍微咸了点儿。总之,吃完一个汉堡,没有那种美式牙签儿“安格斯”肉饼牛堡的油腻感,也不像麦当劳吃完那种腻味、好像没吃饱、有点儿咸、咀嚼残留物卡在食道进入胃的入口的那种别扭感。

小时候虽然喜欢吃快餐、麦当劳,但也没试过连续两顿吃,因为吃完一顿总感觉得“缓缓”,大脑才能形成对下一次吃的期待。但每次吃完CFA,尤其是中午吃完,我私心转小九九,想着就算晚上再来吃一顿,我还是挺想吃的。

从此Chick-fil-A莫名其妙地收获了一个忠实的客户。

直到连续第二次周日去发现关门,才知道Chick-fil-A周日休息。哈嗨。

Westwood Blvd, LA

UCLA南门口有一家Ralph’s超市,走不了几步还有两家汉堡快餐:Chick-fil-A和In-N-Out。

南加州人把“出入汉堡”看作文化标签和精神图腾。有一说一,In-N-Out确实挺好吃的,同价位爆杀麦当劳。我觉得麦当劳除掉特种craft burger的常规菜单里面,唯一能够稍微抗一抗的只有dbl qtr pdr - “双层四分之一磅牛堡”。一般情况下,麦当劳的汉堡做得太快,肉饼很柴,吃起来不是滋味。In-N-Out则不然,洋葱现切、肉饼现烤、奶酪融融、满嘴流油。加之In-N-Out的饮料机也能喝Dr. Pepper——一时间,在UCLA附近住两周的我,面临着“幸福的烦恼”。究竟是吃In-N-Out令加州风情血浓于水呢,还是坚守我那又贵又只是鸡肉的CFA呢?答案不言自明——

2017年年底,我吃了两次In-N-Out,却吃了三顿Chick-fil-A。

CFA有什么魔力,能让出来闲逛的我都流连忘返呢?我觉得麦当劳、出入、CFA的吃法各有不同。

麦当劳是无奈之选:到处不开,没饭吃得混一顿。得嘞,麦当劳至少干净又卫生,也能预计自己吃了以后能撑多少时候;

出入汉堡像下馆子,每次去吃都被强加了“仪式感”。点餐时要不要加洋葱,饭点儿漫长的叫号,人声鼎沸的店里人们摩肩接踵,以字面上的“饥饿营销”来刺激你的味蕾。看着一个个顾客端着滋滋流油的汉堡大快朵颐,大脑皮层疯狂放电唾液腺垂涎欲滴;

CFA是轻松之选。虽然是快餐,但吃着像一顿正经饭。店员把菜端上来,可以细嚼慢咽,在安逸平静的店面环境里品尝美食。吃完口不重,不会产生嗜睡感,也没有垃圾食品的心理负担。

好比在台湾环岛吃711一样,在美国独自出游,没了选择又不想挂逼Costco热狗时,Chick-fil-A成为了我的首选。

Redlands

The Rise Of Chick-fil-A
How Chicken Became An American Obsession

Redlands Chick-fil-A的店主William特别逗,每当快船和道奇精彩赢球的时候就发免费汉堡。在此不得不特别地提一句,之前的手机只安装了10个应用,其中唯一的餐饮应用就是CFA。

对我而言,注册成为一个应用或品牌的新用户需要很大的commitment。2017年从功能机转iPhone时,我决心一不做二不休,一路走到了资深苹果开发;注册CFA后,已经领了超过20个免费汉堡,从未错失一次。

免费的经典鸡肉堡加三毛钱奶酪、两毛钱西红柿、两毛钱生菜,便成为了常见的标准款鸡肉堡。心情好时加个大薯条,心情再好点儿再加个冰激凌碗,心情超好再来块儿布朗尼。开着保时捷去领,每次发免费汉堡全不落下,说来谁也不信。可这就是CFA相比于其他快餐,对我而言的特别之所在。

A city in California might ban its Chick-fil-A store’s drive-thru because of its long lines

第一次看到这条标题党新闻时我并不感到稀奇。几乎每次路过雷德兰兹CFA drive thru时,排出的长队都要超过十分钟。一面嗤之以鼻美国人如此之懒,连下车走两步到柜台点餐都不肯;一面惊异于CFA品牌力之强,能持久地吸引顾客风雨无阻地前来排队。在雷德兰兹已然三年,记不清去过多少次CFA。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渐渐地,我对逐渐变得嘈杂拥挤的本地店面,产生了一丝厌烦。

Yucaipa

这周这次,是我去尤克帕的CFA的第三次。蓦然回首,才意识到美国已经改变了快餐对我的含义。从十年前的“走,咱去吃麦当劳”,到如今的“要不,咱去吃Chick-fil-A”。生活中总有一些定数,然而有些定数,却好像“刻舟求剑”般,顺水横流。

尤克帕是一座传统白人退休城市。我的美国房东大妈,Dava Kelly,就住在尤克帕。下了十号高速,满眼都是青葱的草甸与远方的雪山交相辉映。鲜红的CFA鸡头,就坐落在高速旁的小山包上。

店面整洁,明亮,一排高脚椅整齐地排在面朝雪山的落地窗旁。店员尽是白人青年男女,戴着金丝眼镜的卷发小胖儿,估摸着也就十七八岁。来买饭的顾客,也全是白人。带着两个小女孩儿的胖妈妈、戴着罩耳耳机的运动少年、开皮卡的墨镜大哥、穿棒球服的投手小伙儿……

我又会有很懦弱的想法。Chick-fil-A好像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小时候来Chick-fil-A吃饭,年轻在Chick-fil-A兼职,成人在Chick-fil-A工作,年长带着子女来Chick-fil-A饱腹。周而复始,无故事王国在雪山脚下无论魏晋。正如创始人卡西最初所崇尚的价值观一般:基督教、周日神圣不可侵占、传统家庭、社区氛围。这样稳健的社会模式,缩影于尤克帕的CFA。为何要打破呢,如何去打破呢?

我们总说中华文明的“同化能力”很强,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在美国这几年,我逐渐意识到,美国文化也不遑多让。口嫌体正直,心里想着走好自己的路,却在潜移默化中融合了许多美式的习惯。在国内,要是说下馆子还是吃麦当劳,我百分之一百肯定说下馆子;在美国,脑子里先得打个问号,合计来合计去没准会在中餐和CFA之间选择Chick-fil-A。

真是没想到,我这个浓眉大眼的中国胃,居然叛逃到了外国鸡!🥲


附:Dr. Pepper

2009年1月19日,英国曼切斯特。

我们一行人住在旅店。经历了三天烤香肠土豆泥烤土豆煎培根的熏陶,迫不及待地想改善一下口味。

我第一次出国,什么都是新奇的,什么都是不懂的。想了个办法把旅店的foosball桌面足球台卡bug,花一英镑可以玩儿一小时。欢声笑语中邹汝嘉大汗淋漓,来到公共厨房找点儿冷饮。

每个国家的旅舍都不尽相同。美国许多宾馆都会在大堂摆放冰水水龙头,供旅客接水用。我们找了半天,没找到能接饮用水的地方。听说过外国自来水是可以直接喝的,邹如数家珍地聊到自己的“野外生存手册”中的知识。喝了一口,皱起眉头,噷了半晌,还是吐掉。

这旁边不是有冰箱嘛,我们索性打开看看。嗬!有可乐、雪碧、还有紫红色的Dr. Pepper。pepper这词我认识!青椒🫑,辣椒。抱着反正我们是熊孩子有带队老师罩着,别人也不能把我们怎样的想法,我们抄起饮料就开喝。他们喝可乐喝雪碧,我自然要尝试一下辣椒汽水究竟为哪般。

一大口下去,迎接我的并非满嘴辣味和胡椒味,却是从未尝过的清香。似乎带点儿复方甘草合剂的回甘,完全与众不同。

自此之后,被无数的人质疑,被许多次诘问。

我依旧爱喝Dr. Pepper。

能喝不好喝

Chen Ting

Chen Ting

The page aimed to exhibit activities & achievements during Ting's undergraduate & graduate period. Meanwhile, other aspects such as lifestyles, literary work, travel notes, etc. would interweave in the narration.

Leave a Comment

Disqus might be GFW-ed. Ex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