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点滴随记 - 181121-181229

生活点滴随记 - 181121-181229

期末期间很少有机会记录日常的思考,只能先记下关键词后续再做展开。索性一股脑放到同一篇博客里写来。

点子

浴室记录仪

here

洗脚机器人

每天睡觉之前,倘若很困但脱袜子时候发现脚很臭,就会有些纠结:专门去淋浴洗个脚吧,又得花费老半天时间;不洗脚直接睡,噫好恶心啊。在家的时候,妈每天都会督促我泡脚,可惜这个习惯没有保持下来。

又一次这样的经历后,我突然想,未来能不能给家庭机器人加一个端洗脚水的功能。在家里某处安防洗脚盆基座,自带接水测温度清洁脚盆等功能。每天定时机器人把洗脚水运到椅子前,免得自己因为懒而不去洗脚;洗完脚再全自动倒水刷盆一气呵成。哈哈,想得太美了!

主义 - 实干主义

here

下线Coding Pages

2018年12月29日 今天下线了Coding Pages,正式告别了双备份更新的模式。

2016年8月28日,为了提高国内页面的访问速度,我开始了Coding Pages和GitHub Pages同时更新的历程。直到前天,一直保持着双份的页面。突然一下就想明白了,完全没必要给自己制造麻烦,索性删干净了漏洞百出的Coding Pages,专注于维护GitHub版本的博客。

从2008年11月5日开始写第一篇博客,到如今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前六年仰仗百度空间,中间踯躅于blogger、netlog、LOFTER、新浪博客与tumblr,最后终于回到了本地写作本地保存静态网页镜像的模式。毕竟,丢数据很心疼,丢掉自己写的文章犹如心头割肉。

我有一种预感,2019年的生活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幸好我已做了充足的准备应对挑战。希望我的文字也能恢复往日的水准。

100个三分计划

曾经,我也是个投手。

人生第一个三分,小学四年级在海淀区实验小学篮球二队的训练后自由投篮时投中。那个三分,开启了一位传奇射手的辉煌三不沾生涯。

从最开始看篮球,我就从来不是一个投篮爱好者。三四岁的时候对篮球世界一无所知,就知道世界上最厉害的球员叫迈克尔-乔丹。搞得全家人每当谈到我的童年轶事,都会提及我对乔丹的崇拜。没办法,我的幼年时期是被乔丹统治的。

小学

上了小学,家里既没有互联网又不订阅报刊杂志,直到我参加了小学篮球队以后才渐渐开始了解篮球、了解NBA。我是三年级加入的小学篮球队,最开始投篮不行上篮不行控球也不行,只会拍球运球;到后来成为了小学二队领袖,每一个加入一队的朋友都曾在训练中跟我对位碾压我……在十岁的年纪,我一眼就爱上了那苍白花海中一抹明媚的黑——勒布朗-詹姆斯。犹记得第一次认识詹姆斯,似乎是2004年还是2005年的一场常规赛,对阵的或许是篮网。只记得那场比赛詹姆斯身着主队经典的酒红和白色球衣,闪转腾挪技惊四座。自那时起,我变成为了詹姆斯的忠实粉丝。

LeBron Jersey

作为粉丝,自然希望自己的球风也像詹姆斯。说来也巧,当时正流行收集妙脆角附赠的NBA球星卡。没费多少力气我就抽到了小皇帝的卡片。还抽到了许多球员的,其中抽到了两三张雷阿伦的。当时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朱路浩特别喜欢雷阿伦,而我却更爱詹姆斯,尽管我俩的身材对比起来他更像詹姆斯而我更像雷阿伦……或许这就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吧!

cards

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走上训练成为投手的道路,我甚至没能预料到竟然是一个意外才让我重拾对篮球场的热爱。小的时候,虽说体重很轻个头也不算出众,但我实为强力前锋型打法,就连我第一个斯伯丁篮球也是买的前锋款。篮下卡位、疯狂连续起跳争抢前场篮板、篮下强打强起造犯规,可以说,小学时候的我能突能补篮从来不投,射程到不了罚球线。打北京小学生篮球联赛时候我唯一得到的5分有4分来自于上篮和补篮,还有一分来自于四罚一中的罚球😂。从小我的投篮就一般,也从没认真训练过,毕竟臂长能跳,没必要太靠技术。

中学

上了中学,打篮球的男孩子渐渐多了起来。随着大家开始慢慢接触篮球,以及以火箭队为首、NBA风靡中国的一阵风潮过后,我的身体在篮下就不太够用了。我们常常提到的“肌猛”顾荣豪,就是从那时起统治篮下的。他的“大妈”式抢板儿和篮下强起曾成了对位球员的噩梦。不止一次场上同学因此起了争执,肌猛也成为了对手痛恨,自己拨儿“真香”的代言人。

在那时,我依旧可以时不常地凭借臂展和卡位时机在篮下偷鸡,但偷鸡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心中逐渐萌生出练练投篮的念头来。在初二初三两年,每到王克海大爷宣布同学们球类活动的时候,我都会自投自捡地兀自练起投篮。甚至那些跑一千跨栏实心球跳远的课上没有球类活动的空档,我也会捡起散落在操场思维的橙色精灵训练不同球类投篮的手感。不能说这些有一搭没一搭的训练没有效果。在初二的时候,我甚至是班上投三分最好的同学之一:我和钱嘉禛组成了三班射手联盟,平时最高甚至能够达到60%左右的命中率。因此,我、钱嘉禛以及姜忆南一同作为投手参加了初三时初中部的全明星投篮挑战赛——每个班派出四名同学罚点、三分、男女混搭。罚点自然不必说,11个点包括罚球,最后的冠军归属一班的……(忘了名字)他命中了9个。三分大赛最后是陈修睿和四班的一人,好像是陈鹏宇争夺冠军,一共五个点每个点投三个,冠军似乎是8个。混搭我忘了最后的结果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三分大赛钱嘉禛15中1,混搭大赛我和姜忆南15中0……绝对难以磨灭的毁灭性打击的记忆……就在那一刻,我似乎听到篮球之神的嘲讽:他为我打开了一扇窗,然后我顺手把球扔到了窗外。哦该死我的上帝!再投三不沾砸到老师的车或是扔到小区里,苏老师就要狠狠地踢我的屁股了!

28 3pt made

毁灭性的打击,加之初中作为体育委员一系列撒谎搪塞的神级操作,搞得我对体育项目兴致全无。到了高中,我甚至不愿意参加8班的篮球队。一来是我没有了统治性的技术,没法稳定在球场上输出;二来之前篮球之神和我开的玩笑太大,我不愿意再去回顾伤心往事o(╥﹏╥)o。整个高中三年,我在篮球方面没有什么高亮值得提及,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高二某个温暖的球类活动上午,我投进了28个三分,而钱嘉禛同时投进了27个还是31个三分。要知道,整个球类活动的时长一般只有30分钟以内,有时算上借球还球只有25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自投自捡投进二十多个三分,还是很值得夸耀一番的。这份为数不多的对于篮球的美好回忆,促使我开启了现在的计划。

中学期间NBA也是值得一提的。小皇帝在骑士两度折戟,尤其是2009年被特科格鲁巴斯和霍华德摩擦的往事令人恨得牙痒痒。抱团之后背打巴里亚和八贤王的黑历史也是詹黑的绝对G点一碰就高潮。好在12年13年两夺总冠军也让我这个詹密吃了定心丸。可惜,既没能去启真湖畔,又没能追随马约翰……来到了据说是北京三环内篮球氛围最好的高校球场。

本科

在高中时,我的兴趣基本已经逐渐转移到了橄榄球。球类活动课上打橄榄球的时间远多于篮球。上了本科更是全心全意扑到了橄榄球事业当中,最终也是小有成绩。至少在我毕业后,球队第一次战胜了首体,值得夸耀一番。

本科的篮球就比较打酱油了。大一高亮时刻有几个:复刻了高中的“一米一米”和“双方犯规”;学院班赛作为替补拿下两分一板儿一犯规。大二之后既不参加院队也很少和同学约球。为数不多的几次宿舍篮球大擂台都有照片视频记录。

dorms

北京的天气总是不好:春天风沙大,沙尘暴刚走就入夏;冬天贼冷,冷得不出手还有厚重的雾霾;夏天晒的要命,晴空万里。最是一年秋好处,天天窝在教室里上课。

好在,和419 417两个宿舍约球的经历是美好而值得回忆的。大家打得你来我往,尤其是任嘉毅这个小可爱总能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欢笑。本科约球大抵不过十次,更多的则是固执的自己专挑坏天气球场人少跑到球场练投篮。本科期间37记三分命中便是这样的一个午后(补:2015年5月8日)。那天挺热的,大概得有三十度的气温。我就在北邮球场的东南角练三分。最开始的套路都是一样,先练打点找手感,然后命中15个罚球,最后开始投三分。投着投着我突然觉得,诶今天的手感怎么这么给劲呢?一不做二不休,距离我上次挑战自己三分命中已经过了四年多,是时候再擦擦宝刀试试成色了。

提到宝刀插一句,中国球员里面除了姚明以外,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李楠和朱芳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篮球的黄金年代,小李飞刀和胸前日天的两位神射手,在中国队交手世界强手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言归正传,就是一个球一个球地投,直到投到口干舌燥满头大汗,觉得再不去洗澡要受不了的时候,我一共投进了32个三分。从热身开始总共用时大概一小时零一刻钟,我估摸着三分球大概投了四十多分钟。无论成绩好坏,至少我都是满意的:我,还是能投三分的!

研究生

2017年12月26日,那个可能会改变我生命中很多东西的一天,我摔断了右手。

对于世界篮球而言,可能这就是世界上大隐隐于朝的、最伟大投手陨落的一天吧🤣。从未想象在右手手腕摔断后,我还会鼓起勇气、重拾兴趣回到篮球场。毕竟,在高二以后,我就已经从曾经热爱的篮球场半隐退了。

Duke court

2018年9月1日,我第一次认真地来到Wilson的篮球场。不为别的,只是觉得一个学期150美金的健身费如果不用的话太亏。而成本最高的运动项目,似乎就是室内篮球和游泳了。在国内,想畅快淋漓地打一场室内地板地的篮球,一个小时200得准备着。在Wilson,不仅冬暖夏凉温度适宜,还不用自己带球,渴了有水累了有座,不享受这个条件实在有点亏。至于那些普拉提瑜伽跳舞击剑等高端运动,自觉没那么大能耐和兴趣去搞,还是捡起我的老本行篮球来吧。

2018年12月29日,我第一次一天之内投进了67个三分球。这个成绩是我投手生涯新的里程碑。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通过反复的投篮练习,我逐渐习惯了手腕改变后的不同手感。弧线明显比过去要低,抖腕力度比以前稍大,是一种和过去不太一样的手感。同时,我也慢慢克服了对室内地板场地的恐惧,熟悉了如何在各种条件下快速找到手感。还第一次和各个国家的学生一起打了全场,重新验证了关键球的稳定性。总之,似乎我的篮球第二春已经到来。

计划

既然找回了手感,自己不免想得更远——是否能在三分球上更进一步呢?这便是我的一个小目标:单日命中100记三分。在过去,这样的事情我是想都不敢想的:没有那么多时间,体能也不够投那么多球,更没有过如现在这般对于投篮的追求。但数次单日命中超过50记三分的经历让我拥有了挑战的勇气。我会在开学前的周五试着挑战一次,如果不能成功则在春假前夕再次挑战。目前我能够在完成60个进球后再游泳几百米,猜测体能应该够用;热身阶段不再练习上篮,找好手感后马上开始投三分;HomeCourt APP仍有502个剩余记录,倘若以40%的命中率完成挑战应该还能剩不少。总之,我身心都已准备好迎接挑战!

每当开始挑战,我都知道是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痛苦在于运动后机体的疲惫与酸痛,快乐在于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达到新高度。

This Is Why We Play.

补遗

左侧45°,我和詹姆斯的共通之处。老詹最喜欢浪三分的角度,过了半场运一步到左侧45°,张手就投。巧合的是,我在这个角度也相对较准。

Chen Ting

Chen Ting

The page aimed to exhibit activities & achievements during Ting's undergraduate & graduate period. Meanwhile, other aspects such as lifestyles, literary work, travel notes, etc. would interweave in the narration.

Leave a Comment

Disqus might be GFW-ed. Ex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