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点滴随记 - 200525

生活点滴随记 - 200525

路边的美国人

我对美国(乡下)人,整体印象不错。

当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像在国内,见一个地方的人多了,便会根据自己经验给这个地方贴上标签。然后再遇到这个地方人,便会把他往这种成见里面套。因此,在一个地方最初见到的一些人,有时就决定了我对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

来美国后第一件事就是买自行车。人生地不熟,找了一个本地的卖家,他说他人在Apex。让我犯了难:德罕离那边还有好几十公里的距离,该怎么过去呢?跟他说明情况后,他表示可以送到高速附近的Home Depot面交。到了地方,远远看到一个美国大哥,车顶一台自行车,带个墨镜理个美国寸头,矮壮矮壮的,很符合我对美国人的设想。用我尚未完全切换过来的塑料英语交流几句,他听我是杜克的,大手一挥——凑整再给你便宜十块,欢迎来到德罕!坦荡,不设防,给了我对美国人的第一印象。

这台单车陪我走过了许多美国路,也见识了更多的美国乡下人——因为大多时候是骑车在乡下瞎转悠。有一天骑车在路边暂停喝口水,路口拐出来一个皮卡大哥嘿地叫我。我寻思你是谁啊叫我干啥?结果大哥问我骑的是啥牌子车,是哪年的。一五一十地说,九十年代七速禧玛诺105套件的美国钢架老爷车。一下子就打开了他的话匣子,说家里有好几台老钢架崔克和佳能戴尔,钢架车不错咋地巴拉巴拉。寒暄过后一脚油开走了。嘿,这美国人还挺逗!有事儿没事儿都能唠两句?

想起了《Before Sunset》里Julie Delpy绘声绘色描绘刻板的美国印象:How are you doing? Great! How you doing? Great!也不知道这种问候究竟有什么意义,或许就和三次握手一样,确定信道畅通,尝试能不能闲聊两句。在北京公园附近骑车,遇上遛弯儿大爷,也会有这种随机的交谈——小伙子你这车不错,得好几百块一千吧!诶是是是您说得对,多数时候都是忙不迭地应付。挺喜欢这种lighthearted的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氛围,让人不必随时全副武装戒备森严。

有时爱和Lyft司机闲扯。While Uber once marketed itself as “everyone’s private driver”, Lyft’s slogan was “your friend with a car.” 我觉得这二者的区别便是美国不同人的两种特质。显然,我更喜欢后一种。

又一次,在马路上走走停停,拍街边的汤豪斯的风格。正在拍一个小木屋,路边散步的大妈忽然噗嗤嘿嘿嘿就笑了。我就纳闷了,我拍拍照有啥好笑的。见我满脸问号,大妈赶紧解释Never mind,觉得farmers insurance的营业部有啥好拍的,倒是挺有特点。我也乐了。去了一个不同的城市或村庄,或许自己觉得新奇的事物,在别人眼里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非得有这种新旧的冲突和碰撞,才会让人觉得:哦!生活中我们会忽略一些事情!

超市里买东西,突然一个老奶奶走过来搭话,让我帮看看价签儿上的数是多少。说没戴老花镜看不见。说了两句后谢谢,让我有些思绪。很多时候,自己对于“美国人”存在一种预设的立场,总觉得国籍与民族不同,或许有一条不可见的鸿沟隔阂彼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美国生活后,发现越是长辈、中年老年人,和国内的大爷大妈没啥不同,反倒是小年轻天天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也分地域,在我不熟悉的高楼林立的大都市纽约芝加哥,难得遇到这种松松垮垮的美式问候,反倒是大森林大沙漠的小村儿人们没啥戒备心。所以我感觉,说美国人民水深火热也好,说优哉游哉也罢,都是成立的。美国是个多元化的社会,正如中国地域和民族的交融,不能用一个“美国人”的标签一概而论。因此,以后再贴标签时,大概会用“城里人”和“乡下人”进行好恶的区分,搞出一种对立来。

突然对以前的向往城市感到犹豫。城市是人类文明伟大的作品,城里人却逐渐迷失了人的质朴与本真。孰是孰非?难以决断。

PhD碎碎念补遗

套娃

尬聊无锡,倒出许多细节。

PhD不该是一种逃避。我总以为,PhD应该交给那些最聪明的人来读。可是慢慢看下来,“学术圈”依旧充满了许多苟且,且由于相对与社会脱钩,有时会孕育出五彩斑斓的奇葩景象。

室友大哥大嫂都是GIS圈子里的人,双双博士毕业,大嫂还想在毕业后去做个博士后。在当今世界,依旧是有许多非文科博士,不需要一点数学就可以拿到学位。我总觉得,没有一丁点“哲学”在里面,怎么能取得“哲学博士”的称号呢?

哲学,对人的思考,对世界的探求。倘若古时炼金术士不能算博士,那么许多“炼丹”的黑盒调参同样不该授予博士。博士学位不应该是对于下限的认可,而应该是对于上限的奖励。很多博士有毕业“硬性要求”,几篇几区影响因子引用合计为几的论文;或是在实验室解决了哪些问题。在我看来,不太符合逻辑。

如果日复一日的(超负荷)辛勤劳作就可以十拿九稳获得学位,那所有大学学力者都可以最终取得博士学位。非得是突破了“知其所以然”的边界,才能称得上真正创造了知识;而非It just works, no one knows why.,或者给出模棱两可的猜测和牵强附会的解释所能匹及。在看到自己能力不足以解决第三类问题以后,在看到一些PhD candidate上下求索苦苦炼丹以后,我终于决定,暂时别去读博。

不读博是我对未知的逃避,另一方面也是对平凡生活的责任感。在亲人仍为家长里短所困时,不能由着性子太过自私去想有的没的。更羡慕那些无后顾之忧的朋友能在这条路上走到很远很远……

喝Dr Pepper

第一次喝Dr Pepper是在2009年旅舍的公用冰箱里。那时候不知道不能随便喝,喝完以后同学们才决议这是别人放在这里的。赶紧去自动售货机买了一瓶搁回去。

来美国后凡是喝fountain soda,有Dr Pepper必喝。疫情前还专门买了一箱二十四罐放在宿舍喝。每次出去骑完车满身汗臭,赶紧冲完澡,穿着汗衫短裤往席梦思上一躺。拿一罐紫红色的Dr Pepper搁在桌上,拉开拉环,“啪”的一响,大脑小脑丘脑垂体,所有味觉神经为之一振!

俗话说,瓶装可乐第一口,就值两块九毛九。Dr Pepper不遑多让。第一口下肚,那感觉真是盖了帽了!那叫一个地道!

此处无图,以后再补。

Chen Ting

Chen Ting

The page aimed to exhibit activities & achievements during Ting's undergraduate & graduate period. Meanwhile, other aspects such as lifestyles, literary work, travel notes, etc. would interweave in the narration.

Leave a Comment

Disqus might be GFW-ed. Ex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