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与软件混杂的记忆 - 2

中关村与软件混杂的记忆 - 2

上回说到E7400主机的故事。为了尽量精简内容,下面主要挑些具有代表性的回忆来写写。

中海买鼠标维权

那就给你换一个呗。

中海在靠近北大南门这侧。平日里,有鼎好海龙E世界三巨头,很少会跑到中海买东西。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次我爹阴差阳错就到了中海。本意是买一套键鼠用在家里多出来的台式机上。去之前我还调研好,劝他买一个双飞燕的办公套装、针光鼠就好。大概要花六七十元顶多了。

买回来到是假模假式的,挺像样。结果拆开包装一试就傻眼了,鼠标滚轮粗糙地跟二百目砂纸似的,键盘一看也是假冒伪劣产品。本来,双飞燕就算低端产品,我寻思出货量很大,薄利多销,不应该有“山寨”货呀;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中关村仿不了。在华强北山寨机风靡前,中关村也曾经历过低端电子产品山寨的野蛮生长阶段。

我爸气的够呛:本来,开车去趟中关村停车就是不少的成本,时间成本更别提了。他决心回去找摊主理论理论。结果倒好,去了以后二话不说对方就答应退货了,这倒是出乎我们意料。大概真正找回去的买家很少,大家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花钱买教训吧。就像后来的段子:球鞋卖家假一赔三,结果买双莆田鞋发来四双……

卖场

关键词:鼎好、海龙、科贸、太平洋、E世界、中海。

广告词中常见的一句话:鼎好海龙科贸有售。我的第一台台式机是在E世界装的,第二台则是在科贸找的熟人。

或许各大卖场没有很大的区别吧,但小时候最常去的应该还是鼎好。最靠近四环,如果坐车去中关村,下了公交比较方便。后来上了中学以后,E世界更靠近地铁站,而且底商有很多品牌体验店,便成了青年时期喜欢逛的地界。索尼、ThinkPad、宏碁,印象最深的三家旗舰店。二十一世纪初,笔记本电脑还是个较为奢侈的玩意,相同价格的笔记本性能远远落后于台式机。非得是那种黑砖头死沉的工作站,才能拥有媲美台式机的性能。

小时候,根本不在乎笔记本的外观,就知道性能越强越NB。当然,也是因为那时候市场上根本没有外观符合现代审美的电脑。要么是IBM流,黑匣子方方正正厚的要命;要么是廉价工业品——塑料壳子,A面一压还能产生形变的那种。看到杂志上动辄上万的、内存超过1G的双核笔记本,那叫一个眼馋!去中关村的一大乐趣,也在于去店里看看摸摸这些昂贵的电子产品,意淫和橱窗购物一番。

这个观念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肯定不是MacBook Air发布的时候,是那之后很久很久了。最开始对于电子产品、硬件的畅想在于极致微缩却具有极高性能和可扩展性。当时最想要的电子产品是集时钟、PDA、MP3、微型笔记本和掌机为一体的设备。当时想着,要是有运行Windows的PDA大概就能满足我的要求了吧!或者是超小型的笔记本?结果,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乔布斯愣是从虚无中扥出来一个iPad,降维打击了我小时候对于终极电子产品的想象……

话说回来,姐当时出去用的IBM的ThinkPad,一直用到2007年都还可以用。但那种电脑,说实话也就只能上网看照片,还是比不上台式机。后来知道索尼的电脑不错,而且去索思诺家参观过笔记本电脑发展史:康柏、IBM、联想、索尼、苹果。索尼电脑的外观已经比较吸引人了,而从中学时期先是听说外国在华人员使用iPhone、到后来真正看到身边有人用iPhone 3G、3GS,才真正关注苹果这个厂商。才知道MacBook Air已经能够在堪用性能做到极致轻薄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我的笔记本口味,便从卡吧一个加拿大牙医故事中的蓝天公模板砖机、双显卡四风扇续航半小时,蜕变成只要轻薄不要性能、既要续航又要性能又要颜值的方向上来了。

2012年末,除了自己的第二台台式机外,还开始关注当时的笔记本市场。ThinkPad X1 Carbon第一代、宏碁Acer S7蜂鸟、Sony VAIO S13是我最关注的三款笔记本。如果有机会可以补图。这三款笔记本代表了那时我对考上清华或浙大后抱着笔记本在优美的校园里徜徉场景的畅想——如果是启真湖畔,当然选S7;如果是紫荆公寓,ThinkPad更显低调。当然,Sony永远是神。

幻想稀里哗啦地破碎,只好捡起爹淘汰的办公机开始了四年七手八脚裸奔的生涯。

周围

  • 360buy

大概2010年时,就在八一中学对面、苏州街的路口附近看到一个不了解的门店:360buy。当时知道360是做防火墙的,还纳闷儿这玩意也能开实体店?!后来日渐增多的客流终于让我得知,那里是一家网购线下自提店。这个概念可很新鲜,但由于习惯了亚马逊网购,也没有深究。

  • 中关村家乐福

如果预计电脑没法很快修好,需要停车,那么不如全家出动在中关村耗半天。于是,爹负责修电脑,我在电子城闲逛过眼瘾,妈负责家乐福大采购。往往是电脑修好半天了,妈才兜兜转转带着一购物车副食从家乐福地下的出口走出来。

当初,家乐福有购物两小时免费停车的政策。比起中关村地区动辄一小时五块的停车费,算是个得便宜的去处。况且,其他街边停车车位不好找,尤其是E世界楼下更是困难。为了少走路,停在家乐福地库,走出来就是E世界大门,正合适。

目前最后一次去中关村家乐福,还是和孙辰在2017年出国之前的夏天。他说家乐福楼下有一家Miniso“名创优品”,类似于十元店,可以买到不少出国后倍儿贵的小物件。作为城市边缘人,自然没听说过这么小资的品牌,并决定一探究竟。买了lightning数据线、梅花改锥套装、组合工具,共计40元。掏出还不太会用的支付宝二维码,刷了二维码就拿东西走人。好家伙,城里生活可真时髦!

  • 百脑汇

只听过一次这家店,在城东。据说是价格适中的电子城。可去一趟路途遥远,时间成本太高,到了也没去过。

生死劫

一台电脑,它的生死劫是什么?

抱着电脑跑进鼎好进货通道,我仿佛看见病危的它被滚滚的车轮火急火燎地推进抢救室。

这些年来,跑中关村的另一大缘由,便是濒死电脑需要回血。多数时候成功,少数时候生离死别。最常见的小毛病,却会造成莫大的恐慌:内存金手指接触不良、开机硬件检测过不去。重启、自动重启、强制重启,可永远看不到彩色的视窗图标,急的我满头大汗。这样的场景在我幼时发生了不下五次。甚至后来我学乖了,自己拿橡皮擦擦金手指,反复插拔换内存插槽通道,也无济于事。非得是吭哧吭哧开车送到中关村“抢救”、让“专业人士”妙手回春,方得活蹦乱跳的电脑。现在想来,究其原因在于不懂英语,根本不知道BIOS菜单中每个选项的含义。后来,硬件厂家终于注意到了这个情况,直到2012年UEFI才姗姗来迟。

稍微大些的毛病:主板出状况。那台破二手主机就曾大修过主板。这种非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表现在时好时坏、运转良好与蓝屏的叠加态上。赶巧自己喜欢充胖子,非得上网查完一套理论试个遍,最后还是不得不搬到中关村维修。也不怪我,谁知道那些年电脑硬件还不太成熟稳定呢。

最大的灾难:硬盘坏。两种情况会造成硬盘的不可逆损伤:摔地上;捂坏了。多么痛的领悟!

买硬盘

关键词:绿盘64MB缓存、两块蓝盘、2T与洪水、移动硬盘热潮。我的硬盘总数 > 12?

写这个话题前,掐指一算,尚在服役的、还存有我的数据的硬盘仍有十来块。E7400一蓝一绿、2600K一蓝、抽屉一绿、三块移动、NAS两块、四台笔记本等等。可见,自己对于趸硬盘有着小小的执念。

最开始,2006年时,除了一块320G的东芝移动硬盘、两三个U盘外,我是没有自己的存储设备的。所有数据都存在二手台式机的IDE硬盘上。不过小学时候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数据,大多是游戏、网络图片、课件、自己做的PPT和flash之类的小玩意。当然,还有些莫名其妙的,非得用走啦网sfolder加密器保护的文件夹,还占了不少空间。现在看来真是太年轻了……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在装E7400的时候,我就向爹提出,需要至少500G的硬盘。于是,第一块硬盘是16MB缓存、500G的绿盘WD5000AACS。后来经过调研,莫名其妙地发现WD5000AADS的缓存是32MB。本着越大越好的理念,又专门去了一趟中关村,花330元购得了这块指定型号的硬盘。中关村虽大,但想找一件特定的产品还是得费不少功夫。我和爹从四楼往下,BFS遍历买硬盘的摊位,直到三楼某个角落才最终找到了合适的。也是情理之中,这家铺子算是E世界买硬盘出货量比较大的一家了,不仅价格适中、品类齐全,而且看起来十分靠谱。在帮我们找硬盘的几分钟里,渠道商串货走掉15块硬盘、零售又卖出两三块。这样的盛景,或许也是中关村较为繁荣年代的日常景象。

回家以后,逐渐懂了些电脑知识后一查,后悔地直拍大腿——绿盘是西部数据硬盘里的低端货!32MB这块硬盘磁碟不是单盘的,而是两张250GB的,理论故障率是单盘的平方!这次失利让我牢牢记住了买磁碟机械硬盘的铁律:单碟最大容量密度;最差选蓝盘;台机不买5400转。

为什么买了这块AADS呢?在于当时我执迷的另一个莫名其妙的玩意:3.5寸外置硬盘盒。为什么不买移动硬盘呢?因为移动硬盘总是“低性能”的笔记本硬盘、每一块都要浪费钱在那个壳子上。既然不追求移动性,为何不直接买裸盘?本着这样的理念,共计买了三块3.5寸裸盘,直到现在备份数据还得费劲巴拉地翻出硬盘盒、插上电源线和USB方口线,以USB2.0的速度传数据。是的,当时我甚至考虑到USB太慢,专门挑了有“eSATA”接口的硬盘盒。据说是一种支持热插拔的SATA口,速度媲美SATA标准口的3.0Gbps,远高于USB2.0。那时候3.0和3.1标准还远在天边,串行接口标准仍有群雄逐鹿之势。因此,直到现在,我依旧留着三件eSATA标准的外设,实属奇葩。

后来便是AAKS蓝盘的天下,应该买了三块,最便宜时甚至只有280元。在买那块硬盘的同时,旁边卖出了一块2TB的硬盘,大概是440元。我和爹都惊了。虽然大容量硬盘已上市很久,但我们真的没想到已经到了这么便宜的地步。不大不小的玩笑,在那之后不到两个月,印度洋海啸爆发,机械硬盘工厂被毁,硬盘价格飞涨,这样的价格在摩尔定律和技术演进的双重支配下竟然直到两年后才重新出现。可那时,固态硬盘已经悄然兴起了。

上了大学后,成了北邮人论坛“数码与电子交易”版版主,我便能及时地获取到一手的二手交易信息。虽然看不起“垃圾佬”,也早已不上贴吧卡吧7吧图吧。但身上“捡垃圾”的气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去除的。看到便宜货,非得抢到手才算顺心如意。而硬盘,作为价格最为透明、中关村在线当年每日更新市场行情的“巨无霸”、“可乐”型比价器,简直就是电子市场的晴雨表。10年代初,至少有一年半的时间,我能够准确地说出当月500GB、1TB和2TB台式机硬盘的市场报价,上下浮动不到10元。比较辉煌的战绩是106元收500GB的朗科盘和200元收2TB的东芝盘。这块东芝时至今日依旧在我桌上,存着许多美好的回忆……

买内存

关键词:4GB、8GB、双通道、骇客神条、金手指、倒爷、32GB与MacPro。

E7400这台电脑符合那个时代的典型配置:双核处理器、4GB双通道DDR2-800内存、500GB硬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用着Windows XP SP3系统,32位系统用不到更多的内存,也就从未考虑过需要更多的内存。

到了2600K这台电脑,进入Windows 7时代,预见到几年内需要在这个平台基础上进行一定升级。除了核显硬撑和卡吧等等党的gibberish以外,最初也为升级内存留下了余量。装电脑时候特地选的4GB单条DDR3-1600金士顿骇客神条,为未来再加一条内存组成8GB双通道做准备。8GB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数字了。要知道,SP3平常待机内存不过1GB,最初安装32位Windows 7系统时也完全用不到大内存。况且那时内存价格不低,4GB单条内存就花了两百多块钱。回来以后,本来还想小幅度超频一下内存,但奈何主板供电不给力,总是导致蓝屏,索性最后锁定了默频和默认时钟作罢。

内存的阿喀琉斯之踵便是莫名其妙接触不良的金手指。无法通过硬件自检,八成是内存接触不良导致的。后来买第二条4GB骇客神条时,再次出现了无法开机的问题。终于,我也能够驾轻就熟地阅读黑黢黢屏幕上的英文,找到出问题的硬件所在了。

8GB内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2014-2018)都游刃有余,尤其是搭配上素有第二代XP SP3之称的Win7 SP1系统。当硬件终于稳定下来后,干脆把鹰哥送我的GTX250显卡也安装在这台机器上。那时彻底退烧显卡,从最初的等等GTX560Ti,到后来不如等等GTX670,再到终于受够了核显用回了GTX250,整个儿一穷比的辛酸史啊!确实,那时买得起的显卡性能实在称不上优秀,而老黄每年推新架构的势头方兴未艾。等着等着,沉迷游戏的心逐渐长大了、变老了。

对于内存的追求,逐渐转移到了笔记本上。在家的时间不如在学校的多,所以得把学校的电脑拾掇好。虽然这台宏碁笔记本性能羸弱,但在看不到换机曙光的黑暗岁月里,只得想尽办法用最少的预算搞最硬核的机。其中,最好下手的硬件便是内存和硬盘了。从最初的随机预装的双通道2GB、DDR3L-1066内存,到2+4-1333、2-1333+4-1600、4+4-1600,颇有几分“能现金支付宝一起付吗”的穷酸感。同样,凭借论坛版主的身份,在升级内存这件事上把垃圾佬的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60出2G内存、100收4G内存,相当于一共花了80块钱把2×2升级到了2×4。有了8G内存后,MATLAB跑得那叫一个畅快,nono了,那叫一个地道!

XPS拆机换内存

XPS自带的是2×4的DDR4-2133镁光内存。最初购机时,还没遇到大量消耗内存的场景。可开始接触编程后,立马发现有点力不从心——Windows 10系统开机就要占用接近4GB内存;随便打开一两个内存大户如MATLAB、Photoshop、Premiere、Visual Studio,内存立马飙升到“红线”以上。

任务管理器

第一次抱怨电脑内存不足是17年12月25日。之后在18年8月、9月,19年3月之后不断为此感到烦恼。不止一次立下“找到实习/工作就买内存”的flag,结果几乎到了毕业前的最后一天才找到工作,被现实狠狠地打脸。前几天,愤愤地想到这件不愉快的回忆,一狠心直接顶格买了32G内存,“代偿性”一口吃成个气鼓鼓的胖子。

本科实验室

本科的最后大半年和硕士的最后大半年都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可以赖在学校用公家的机器行私人之便利。大四时实验室的电脑是为了物体检测和识别、三维重建而定制的,配置较高:两台三星24寸显示器、i7处理器、16G内存,GTX960显卡。恰巧那个学期实验室的学长没空忙这个项目,因此这(两)台主机便均归我捣腾。终于用上了现代配置的电脑,我的许多项目如虎添翼。两台显示器加持,画板子扫雷的效率高了不少。大四下没有课,早早做完毕业论文的数据后,每天起床后的第一要务,便是直奔主楼四层实验室,开门拉窗帘开空调关门一气呵成。在学校独享一个近百平米的屋子,做着与世隔绝与世无争的无用的研究,或许这辈子也不会再有了吧。

硕士办公室

而硕士时的机会则是阴差阳错。从考虑转码到走上Swift的道路大概只有两个星期。和Ric商量好,假借自己没有苹果电脑名义,“霸占”了3409的老MacPro。尽管这台机器上了岁数,但性能真是一点不含糊!一台2013年的设备,在2019年,依旧能够提供澎湃强劲的性能。最重要的是,它有32G内存!极大地缓解了自己设备严重不足的内存。后来,我甚至连作业都在MacPro上做,就是图在5K屏上能多开些窗口,同时运行一堆程序而不会卡顿、不会爆内存。

想到这里,难免慨叹家境殷实的好。这种完全可以靠一点小钱解决的烦恼,却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或许不富裕所带来的叨扰,会长久地留下伤痕吧。

科贸和2600K,与鹰哥的空砍

2070元。这是我和SoliAcc鹰哥在鼎好逛了一下午的最终战绩。

莫名其妙,在高二高三的日子,满脑门子对于硬件的热忱,跑到中关村燃烧毫无意义的青春。

2012年开始筹备2600K装机事宜,早早就锁定了处理器的型号。2600K是当年的旗舰产品,据说性能超过i7-970,单核性能比肩i7-980X。当然,重中之重,这是我能买得起的i7处理器。

处理器价格走势图

从最初发售时约2500元的散片市售价格,到沉淀了小半年后两千出头的盒装价格。时机终于成熟,但苦于没有社会经验,我便央求鹰哥带我去中关村逛逛,熟悉熟悉套路,避免被奸商欺骗。那时候,辛文是大家眼中“电脑通”的代言人。所有与电脑有关的问题他都门清。我虽然混在显卡吧一段时间,但空有“理论”却四体不勤。有一天,也不知道谁突然考他USB的全称是什么,他竟然不假思索地给出正确答案。至此,我便深信不疑他能够带领我在中关村闯出一片天来。

逛了半天在一个中年妇女的摊位前停下。她的摊位玻璃柜里摆了许多散片英特尔处理器。直接询价2600K,她就报出了2100元的价格,比中关村在线给出的市场价还低。我寻思有戏,便让鹰哥尬聊起来,最终大姐答应2070元可以零售。大喜过望,我寻思自己的装机预估价位还比较准确,便撺掇看还能不能便宜。鹰哥尴尬地表示,兜里没钱,口说无凭,尬砍/侃实在没啥味道。悻悻地离开了中关村。

后来真正装机那天,爹找了个中关村的熟人,处理器最终还是买的盒装,2040元。盒装和散片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一个弃之可惜的风扇了。想不到四五年后这个破原装风扇竟然又发挥余热放到了E7400的主板上。那时装机真是逞强,连硅脂都吹毛求疵地选的“北极银”的牌子货——据说导热效果比白牌硅脂要好。装好了给了老板两百块手工费,算下来竟也和最初预算相差无几。

那时,为了几块钱、几十块钱可以一宿一宿地熬夜、亢奋地盯着荧幕冥思苦想,就为追求所谓“性价比”。穷有穷的乐趣,可我宁愿不要这种乐趣啊。

两次打印光盘,18岁计划,发烧自嗨

光盘专门可以写三篇:CD、DVD、自定制

这里干脆还是一笔带过吧,主要写关于中关村的部分。

自己打的CD

自己打的CD

自己打的CD

2013年,大家的成人礼,想出了上面的点子。后来联系到了一个专门做光盘打印的老板,和他商量好在他那里打印十多张空白CD。

光盘表面印刷主要有几种办法:传统的丝网印,需要母盘和大批量生产,不适合自定制;激光镭射刻制,学名是LightScribe,是当时的新技术,只有特定的盘基和特定的刻录机才能实现这个功能,中关村想找到很困难。并且只能雕刻灰度图像;盘贴,顾名思义,搞一张贴画粘在盘的表面,但会影响光盘的旋转,严重时还会导致不读盘;盘面打印,用特别的打印机直接印刷在可以打印的盘面上。考虑到成本和美观性,最终定了最后一种方案。

总的来说是个感动自己的故事。不知道送出去的几十张光碟还有多少被大家保存。那些刻录在光碟中的曲目,是我18年音乐生活的总结,是我与少年告别的终章。为每一位朋友挑选了最符合我对他们印象与认知的曲子,不知道也不在乎是否产生了共振与共鸣。可心中却始终抱着那样莫名的希望,或许这蝴蝶翅膀轻轻的一振,在遥远的时空会翻起巨浪滔天、会在无垠的未来空谷回响?

写到这里,随手一查,CDBest居然也悄无声息地关站了。或许这些关于光碟的故事,也只好随风而逝了。20200503

迅雷的疯狂

只能当个引子,内容太多了,成长的主旋律。

下载是与中关村相提并论的、年少时的主旋律。太多与此相关的回忆、那些一个个早已不复存在的术语、名词、软件、地址。而串起一切的主线一定是迅雷。是的,被P2P网络排挤至死的迅雷,却被我奉为不二法宝。能够以一年几十块钱的成本,找到全世界任何佚散的资源,“吸血”所有上传者,岂不妙哉?

人生中下的第一个超过10GB的资源是乔丹退役全明星赛的ts原盘。18GB,当时家里的网络还是1MB小水管、通过小区铁通线上网关计时的。天知道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慢慢在用网时长的夹缝中拖下来这个巨无霸。那时硬盘还是80GB的老IDE盘。

人生中下的第一个稀缺资源是网友压制的极品飞车5带多媒体文件的小型“完整版”。那时并不知道原盘的概念,只知道搜完整版。花了近两个月时间,通过ed2k网络,其间多次断源,终于在百折不挠的刷新、暂停、重启中完成了进度。

人生中下的第一个1080P资源应该是Pixar短片合集。那时,无论软解性能、硬盘大小、水管粗细,完全无法满足1080P对应码率的需求。为了尝鲜,只好下几个短片,每个数百兆,对着大屁股显像管意淫一下“全高清”时代的畅快。

还有很多的流量和机时,献给了层层叠叠的隐藏文件夹,在此不表。

很久以后,我收了极品飞车1-13的原盘镜像合辑。蓦然回首,那曾是我与极品飞车系列挥手告别的日子。

大学毕业前夕,思虑良久,收了哈利波特1080265全集,洗版过去的圣城家园。自那以后,我便不再等国王十字车站的猫头鹰。

终于,今年年初,迅雷尊享版替换了链接库也无法连接上服务器了。

下了所长的车,想了想,没回家,去了趟主校区。我清清楚楚的看到,大门上,我的帽子沿没了,兴许是被风刮落了。就在那个时候感觉到,我不应该再迷恋校园了,我的青春早该结束了。

Chen Ting

Chen Ting

The page aimed to exhibit activities & achievements during Ting's undergraduate & graduate period. Meanwhile, other aspects such as lifestyles, literary work, travel notes, etc. would interweave in the narration.

Leave a Comment

Disqus might be GFW-ed. Ex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