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
看完《奥本海默》这部电影后觉得它一定不会成为经典,本来不想再花时间“锐评”写观后感来着。但考虑到这部影片的一些客观特殊性,还是随便写两笔。7.5分。
IMAX 70mm
在美国这几年,极少去电影院。最大的原因有三:电影票不便宜、电影院离得远、电影原声难听懂。
电影票不算太贵。第一次去达勒姆南门AMC电影院看的《流浪地球》好像是九块钱。但是大部分时候,我想看的电影直接电脑上电视上就能看。什么时候想看就窗帘一拉、薯片一盆、汽水一桶,想坐着想躺着沙发上赖着都是最佳观影位,想调多大多小声音随便。所以不稀得跑电影院花钱买票。
电影院距离不远不近。镇上的小电影院前两天夜场放《教父2》,本来我都想去看了,但想到夜里十二点多看完电影还得一人儿开车回宿舍,就觉得特没劲。本来我算是对电影工业挺感兴趣的,但是生活中好像比较少遇到看电影气味相投的朋友,也就把这个想法埋在心里。
自诩英语水平不错,但是在美国还是难过“三座大山”:打电话、看电影、讲笑话。在美国电影院,没字幕看纯“原声”电影,难度还真是不低哩!这种感觉和看译制片、看原声字幕片完全不一样。没有拐棍儿可以杵,听不听得懂,一锤子买卖。没法快退,没法像YouTube打开CC。
因此,从2019年到现在,我都一直没去过电影院。
Only 19 U.S. theaters will show ‘Oppenheimer’ in 70mm Imax. It’s epic.
这次去完全是脑子一热。网上噱头满满炒作诺兰使用电影工业里最大规格的胶片,即15 perf/70mm film来拍摄,连画面比例都是少见的1.43:1,接近7:5的中画幅底片,号称等效数码分辨率18K。这年头用胶片机拍电影的导演越来越少了,看一部少一部;能播放这个规格胶片的影院也屈指可数,全美国仅限19家。抱着这样的心态,又因为南加州本来就是好莱坞的大本营,支持这个格式的影院全世界最密集,不怎么用抢票。因此便决定去最近的安大略电影文化宫一探究竟。
和许多网友的吐槽如出一辙——“懒驴上磨屎尿多”。当我兴致满满,特地周四中午请假赶到电影院门口,直撞见值班经理连连赔不是,告诉我70毫米放映机出故障了,电影播不成。那咋办呢——
你报名就已经是浪费钱了,再去就是浪费时间了
在此之前,仅有《星际穿越》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看的是IMAX 2D。IMAX格式的放映,相较于小屏放映厅,观感确实挺不错的。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看这电影,只能再来一趟呗。退款改签一气呵成,超清晰的悬念更增添一分神秘。
看完以后的第一感受,最好的画质都浪费在没用的镜头上了。
整部影片里面用70mm胶片的部分并不多,且相对比较复杂的镜头都用的是普通宽幅的胶片。能够占满巨大天幕的70mm画面里,各地航拍镜头和近距离广角怼脸镜头各占一半,只有Alamo原子弹试验的一小段能够给我带来“嚯!这画面够震撼”的感觉。这个巨幕观影的体验,只能说差强人意。
要我说,这么好的画质来拍脸、拍人物对白,真是浪费;但也能够理解,因为大画幅摄影机操作起来肯定不如一般的数字摄影机那么方便,所以有些镜头受限拍不到。这不禁让我想起另一件事:在索尼发明CD之前,音乐工业花费了无数精力来提升黑胶唱片的材质耐久度、音轨保真度,好不容易降到了千分之一的噪音。结果数码介质一推出,误码率一下子低了四五个数量级。虽然模拟信号在当今的快节奏社会“逼格”很高,“德味儿”厚重,但想体验最精确的、最锐利的视听享受,反而还是得靠离散采样的数字信号才成。如果读者所在的地区没有70mm放映的话,不妨试试二代激光IMAX的场次,体验没准会更好。
另一方面,之前Vox有一期视频专门讲过为什么当代电影和视频,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打开字幕,才能明白演员在嘟囔什么。总结起来有几大原因:
- 采音设备变多,允许演员小声bb后期再调整;导致演员可以肆无忌惮地压低声音
-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升级,更容易把人声和背景音分开处理;给予演员更大的声音演绎的空间,不拘泥于诵读清楚台词
- 人耳的采样频率范围固定,可用的频段只有那么多
- 为了扩大动态范围,音量上限被世界卫生组织定死了,只能不断靠堆设备来突破下限
- 影院和个人终端视听技术不同,源信号被不断压缩重编码导致品质受损
这次总算可以说,放映技术展现的是最接近导演诺兰“原片”品质的视听效果了。的确,原子弹试验振爆的声效非常震撼,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声场对比度令人汗毛耸立。但诺兰还是犯了诺兰的老毛病:滥用音量动态范围。有些低声细语,哑着喉咙模仿欧洲口音的英语,是真听不清啊!我尽力了,本来就有一堆科学家人名和术语,夹杂着各种口音,然后还小声嘀咕。
整部片子就服马特达蒙,好歹人家的角色,每句话都能听清,每句话都能听懂。
主旋律
诺兰这个导演怎么说呢,拍“技术”片比拍故事片来得精彩。往往他的片子里秀出的技术,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份——黑暗骑士的运镜、光效、设计;盗梦空间升格、叙事、剪辑;星际穿越种玉米地、去冰岛冰川。一个字,绝!
导演若想成名,形成自己独一无二风格是必经之路。同样的话也可以说别的导演。沃卓斯基姐妹有自己的风格、大卫林奇有自己的风格、斯科塞斯有自己的题材、科恩兄弟有没有自己的风格,当然有!甚至说连韦斯安德森的色彩取舍都能训练AI了,做出自己独一份儿的作品,是可谓大导演的立足之本,而并非过人之处。
诺兰拍片不多,但“主旋律”片不少。最耳熟能详的来说,《黑暗骑士》、《敦刻尔克》、《奥本海默》。《星际穿越》怎么说呢,你说他是剧情片,那肯定不是,故事线简单得跟《异星歧途》差不多。你说他不是主旋律吧,那也不能,“爱能拯救一切”几乎都大红笔写在脑门子上了。我觉得算是导演小小的妥协吧,知道观众看不懂复杂的,干脆就拍个叫好又叫座的片子回回血,片商院线剧组皆大欢喜。
敦刻尔克是典型的英美二战史观的主旋律电影。相比《拯救大兵瑞恩》这种直抒胸臆的美国爱国主旋律电影,显得更含蓄内敛,少台词,多画面,让观众自己体会爱国的分量。片子肯定不能说拍得不好,算是二战主题的电影里称得上号的。但看看人家《辛德勒的名单》是什么水平,《钢琴家》讲的是什么主题,《鬼子来了》滋味儿有多深厚,就会觉得敦刻尔克的主旋律思维太过于局限,流于英美思维而没能触及更深层的人类共鸣。
奥本海默号称是好莱坞电影业复苏之作,定档于疫情期间,作为疫情后第一批重量级电影登录院线,以期振兴市场。就像中国想搞这种四平八稳的主旋律片时,思路是找一堆熟脸儿明星扎堆儿唱《北京欢迎你》类似,美国好莱坞的思路是用最先进的技术造噱头,让最卖座的导演和公众形象撑牌面。插叙的故事线设计说实话挺复杂的,“链式反应”强迫观众去记忆思索哪件事和哪件事如何串联起来。也不乏俗套的桥段,性爱、阴谋论、共产党、爱国拥军、被害妄想、过嘴瘾歧视日本人、历史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往事。“我和老婆在京都度蜜月所以划掉”,yue,都看吐了,有点低级趣味。但可能恰好符合了当下美国主旋律的平均水准吧。
黑暗骑士其实挺酷的。看似是英雄反派的动作剧情片,实际上是真实的美国主旋律电影。个人英雄主义、公民代表对抗资本与政府、暴力美学、实用主义——那个年代的美国,很多人还敢说真话,很多文艺工作者还有足够的实力去解构这个国家的文化内核。现在说实话,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能力了,很多当年能拍出的片子现在哪儿还有新生代导演能拍得出来?故事能讲得明白?能把握好主旋律的边界,观众看了以后过得是自由洒脱的瘾,而非撒气解恨的瘾?
主旋律电影能不能拍好?能,但是难。奥本海默在这方面只能算是中等偏上,甚至排除了豪华的技术手段和历史人物光环后,大约只能算中不溜。
其它
莫名想到袁老的名字。
如果在中国找一个奥本海默式的人物,能够与奥本海默对于美国历史的意义相提并论,想到的第一个名字竟然是袁隆平。
并非钱学森、于敏等两弹一星功勋,也非李政道、杨振宁等蜚声世界的物理巨擘。美国将科学和工业变为立国之本,奥本海默成为鼎盛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对应中国则是百废待兴脱胎换骨,袁老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农业智慧,将人民饥肠辘辘的农业大国喂饱,一跃成为国富民强的工业强国。
奥本海默在美国的主旋律里,对于美国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一个局外人,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却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防止反犹主义的气焰抬头?追忆美国科技实力不可一世的峥嵘岁月?称颂道德感和正义能够战胜权谋?共产主义会招致祸患?似乎说了很多,又似乎什么也没说。
而袁隆平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解放人民于苦难之间。苦难不值得追求,那些帮助人民摆脱苦难的人值得被铭记。
唐尼旁边那个小美国仔是真像Mike Gallagher或者Matt Gaetz,这也算刻板印象了吧。无论美国移民创造了多么璀璨的科技结晶,最后下棋的还是这些油头白皮政客。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