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奥运,练游泳

看奥运,练游泳

军神传奇

东京2020

由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原定于2020年夏季举办的日本东京奥运会推迟到了2021年七月底。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也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许多年后回顾,或许细节将被淡忘,但这些璀璨的时刻 - 苏炳添的9.83、吕小军的三冠传奇、巩立姣和刘诗颖的奋力一掷、全红婵的满分跳水……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的运动健儿们在北京奥运会主场作战后,首次实现了奥运会项目的百花齐放、运动员年龄和身份的丰富多彩。在这样特殊的时期,运动健儿们的出色发挥实实在在地将我们的民族团结起来,向世界展现了我们国家蓬勃的生命力与自信的新面貌。

要说我没有受到奥运会的鼓舞,那一定是假的。自从奥运会开始预热,我的运动细胞就日渐活分起来。随着一个又一个比赛日的来临,天天下了班后目不转睛地盯着美国和日本仅有的重叠时段的直播。不得不说,奥运会作为世界两大赛事之一,其观赏性和丰富程度,达到了其他活动难以企及的高度。就拿前些日子刚刚结束的欧洲杯作比,虽然比赛挺好看,意大利以弱胜强的戏码也吊足了我这个伪球迷的胃口,但确实没有带来那种让人立马想参与到运动中的动力。从这个角度讲,世界上影响力较为深远的其它赛事(近期)如欧洲杯、美洲杯、环法等等,都无法与奥运会与世界杯相提并论。

从奥运到游泳

奥运会值得品评的内容有很多,今天只说游泳。3金2银1铜,在孙杨缺席的情况下,中国新一代游泳力量展现了强大的实力。相对地,虽然美国在游泳项目上的统治力有所下降,但依旧牢牢把持着世界泳坛头把交椅。从本届奥运会游泳奖牌排行榜来看,处在前列的几个国家: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中国、加拿大、俄罗斯。其中有四个国家都是“五眼联盟”的成员,即传统的英美体系的国家。看完游泳比赛顿觉——“五眼联盟”就是游泳联盟嘛!👀

对我而言,2017年阴差阳错地重拾游泳,同样是在2017年机缘巧合地来到了世界头号游泳大国美国,不可不谓瞎猫碰上死耗子了!而在美国学习、工作的这些日子里,我也逐渐被这个游泳大国的游泳运动群众基础所感染,愈发享受起水中遨游的快乐来。


美国游泳群众基础

室友的小傻狗Attie一直在奶嚎,搞得我思路紊乱,索性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泳池

泳池 - 维基百科

美国地广人稀,与邻国加拿大以及隔海相望的澳大利亚一样,仍属于“新大陆”资源未完全开发、却又在经济上十分发达的国家。因此,常见的对于美国遍地别墅、前庭后院的艺术刻画,实际上真实存在于这个国度。2018年发源于洛杉矶的Swimply——一款号称“泳池届的Airbnb”的共享泳池软件,在疫情期间得以爆炸式发展。人们渴望游泳、人们有充足的泳池资源,仅从这款软件的方兴未艾便可见一斑。

疫情期间,美国人对游泳的热情得以各式各样地展现。2020年疫情刚刚开始,过惯了自由日子的美国人突然被豢在家里,一下子不知所措。后院游泳成了一大休闲运动的选择。当时WSJ上有两则新闻让我瞠目结舌,感叹美国的新鲜事儿之奇。一件事说后院陆上泳池激增,很多人在后院放置泳池后,影响了邻居的视野和隐私遭到投诉,后来当地物管不得不放松限制,只允许疫情期间暂时设立后院泳池,疫情后要恢复原状。另一件事说由于疫情生产受挫和销量激增的共同影响,泳池厂家脱销,许多“求池若渴”的美国人开动了聪明的小脑瓜,另辟蹊径,订购给农场用的大号铁皮地下储水罐当泳池。这两件事在中国很难想象,所以看到时着实吃惊不少。

很遗憾,我完全错过了本科期间学生优惠价的8元就能游的学校室内游泳馆。有客观因素——本科时已有9年没游泳,已经忘了怎么游,课业压力又很难腾出时间去练习;也有主观因素——内心畏惧尝试,且听说学校游泳馆摩肩接踵“下饺子”,怕被人看笑话也怕喝脏水——总之未能成行。

美国泳池大体分为两种——非规则形状的、非标准规格的、类似于“蘑菇池”的社区戏水休闲用泳池。常见于富裕家庭的后院、高档公寓小区的中央以及社区健身设施中等等;带有深水区的,常划分为25码长泳道的标准泳池,常见于学校、大型综合健身设施、以及专门的游泳中心。

克拉夫顿山学院奥运规格游泳池

虽然我的游泳生涯是在中国的前者开始的,但在美国比较遗憾的是还没有在戏水池里游过泳。曾经的机会:Belmont的社区泳池,当时不知道美国连室外泳池都是常年恒温的,秋天冬天怕冷所以没游;Trinity Commons的波浪小池,终于打定主意要游的那天已经关闭维修;Lawn and Tennis的社区泳池,刚准备好去游就因为疫情封锁了,等疫情好转已经搬走。相较之下,自2017年重学游泳以来游过多个标准泳池:空指与西郊共享的社区6道、33米泳池;杜克西校区8道25码比赛池、东校区4道25码潜水深水教学池;尤卡帕室外奥运池;雷德兰兹YMCA的6道25码室内泳池。

第一次看NCAA的游泳比赛就是在杜克西校区的泳池。之前说过多次,学校的泳池虽然是短池,但规格很高,还另附跳水池。没能在毕业前学习跳水是我短暂的游泳生涯的一大遗憾。第一次游奥运标准泳池则是在尤卡帕,整池统一深度给人的感觉还是很舒服的,质感相当好。总体而言,美国的游泳馆星罗棋布,泳池资源相当丰富,为群众广泛开展游泳运动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

泳池悖论

来到美国后,无论学校游泳馆还是社区的泳池,都与我想象中和听说过的北邮游泳馆完全不一样。在我想象中,大众泳池应该是比较嘈杂的。至少小时候在上海游泳时,一条泳道有个四五人不算鲜见。但从2017年到现在,除了2017年7月在北京以外,我从未遇到超过两人共享一条泳道的情况。

在杜克时,我习惯早上和中午游泳,经常练习投完三分游个泳以降温和放松。多数时候十一点四十进场都有空的泳道,少数时候占满了需要两人共用一条。只有一次周末晚上去,看到泳池超过16个人了,索性就没游。

尤卡帕的社区学校泳池一共有20条泳道,去的三次里从没见过满员过。据门口的大妹子讲,一般是上班前的时间人比较多,上午到中午人数逐渐减少。总之,我去的时候,泳池里大多不超过10个人。

最初办卡YMCA时,我担心泳池太小,不够人游的——毕竟只有6条道,而且几乎是方圆十公里内唯一的室内泳池,人会不会很多?!但每次我早上八点左右游泳时,几乎也从未遇到超过6人的情况。

这种状况我不解:虽然我故意避开人流、错峰去游泳,但也不至于只有这么少的人吧?无论疫情前后,无论学校还是社会,游泳馆的人似乎并不多,那么美国的游泳群众基础又在哪儿呢?其中一种可能性,大概是海滩与各家各户的私人泳池。似乎美国人对于lap swim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热衷,而更喜欢的是多种多样的水上活动。

泳姿

在知乎和百度知道上,很多人提问:为什么美国人学游泳的第一种泳姿大多是自由泳,而中国人则是蛙泳?

一些回答对比了美国普通人与中国人学游泳的历程的区别。美国:从小学开始培养水感,课后活动和假期长期在泳池内浸淫,沿着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的顺序学习四种泳姿。中国:适龄儿童报个暑期游泳班,学会一种泳姿以后就开始散养随便游了。

幼儿园中班到大班的时候,我参加了蓝天幼儿园旁边的课后游泳班。因为年代久远,有些细节已经记不清了。但当时我们应该是先从抱着浮漂打腿开始学起,然后首先学习仰泳。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教练拿着一根很粗的绳子托在小朋友的腰下面,在岸边牵引每个人游过一整圈的场景。游完泳能量消耗巨大,要在幼儿园对面的炸串儿摊子上吃两串鸡肉串和一串猪肉串。

2019年因为靠自己摸索学习自由泳受阻,遂报了个四节课的入门课程。如前所述,同课的黑人姑娘一看就不会游泳,但是教练还是上来就教如何踩水、如何自由泳漂浮、换气。看来美国确实是上来就教自由泳的,此言不虚。

在杜克和社区的泳池里,基本上所有人都会游自由泳。社区泳池最常见的是自由泳和仰泳,蛙泳超过两圈的都很少见;学校泳池水平较高,曾不止一次见到过标准的个人四泳姿混合泳的选手。有时学校泳池会有游泳队、社团的活动,占用两条泳道——那时最为激烈,甚至有50蝶的即兴比赛。每当看到游泳高手尽情展现高超的技术时,我都非常羡慕。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掌握四种泳姿,在泳池中低调奢华地“小隐隐于野”。

除了泳姿数量多寡外,质量也值得一提——将会在下一段中细说。社区的池子里,大家的泳姿参差不齐,但大部分都是“老年自”,仅从肘部划水的动作看都比较随意。学校里高手很多,我的水平几乎每次都在全池垫底。特别是看到比较专业的“练过的”美国游泳大妹子,泳姿那叫一个标准:到边转体技术、长距离自由泳的打腿频率、换气的节奏,看了直叫人流口水。特别是到边——一袭黑色连体泳衣,到了池边,只见阔背消失在水中、胯部翻滚、双腿顺势向池边一蹬、双手叠放向前伸直。再见人影已经是出水区以外了。简直太流畅、太轻松了,看着令人赏心悦目。男子就更别提了——充满力量,仿佛25码的泳池都不够他们潜泳的,出水划个四五下又换边儿了。

游泳水平

在评论美国人游泳水平前,先说装备。美国最常见的装备是Speedo的。大部分人都是Speedo的泳衣泳裤。特别之处在于有一小半人都不戴泳帽:要么是一抹光头,要么任凭卷毛漂浮在水中。剩下的人基本都是胶皮泳帽,品牌各异,但还是Speedo居多。泳镜看不出什么名堂。

相较于其他活动而言,游泳是一项装备投资极小的运动。自从“鲨鱼皮”被禁止以后,最顶级的男士三角泳裤也不过几十美元。全套高档装备不过百十来刀,一用就能用上百次,普通装备更是廉价。但是游泳装备却又是泳池座次“潜规则”的体现。什么款式,什么颜色,都暗藏着一个泳者对于自己水平的理解。我不完全懂,但最浅显的——泳帽带国旗和穿勒蛋三角裤的,大多水平都比较NB——还是懂的。而穿沙滩裤、五分四角裤、戴布帽的,一般都是氛围组。

整体而言,美国群众游泳水平较高。只会蛙泳基本无法在美国泳池立足。

速度方面,25码泳池内,美国平均水平大概是一个来回50秒左右。在学校我见过的非比赛的日常游泳的人最快大概在30秒左右。

人员方面,在lap swim的泳池里几乎没有戏水的人。暑假期间,在国内泳池经常能见到的景象:十余位中老年女性带着儿童聚集在泳池靠近梯子的角落划水聊天。这样的场景从未在美国见到过。美国泳池泾渭分明,井井有条:户外蘑菇池给小朋友嬉戏打闹、室内蘑菇池给老年人做水中健身操有氧运动、标准池给成年人刷圈。如果有跳水池,多是小朋友报班练跳水。

秩序方面,大家常会按照贪心算法来使用泳道——先用没人的,再由远及近两人共用一条,如果还不够,就选和自己速度相当的三人共用。当然,如果有人在游蝶泳,一般不会有不长眼的去凑热闹。

练习方面,泳池里取用浮漂、手脚蹼练习分解动作的人并不少见。刚接触自由泳时,我非常沮丧地发现,别人双手扶板,光练自由泳腿,都比我冲刺游还快。接受自己水平菜的现状后也释然了,更多时候照猫画虎学游得快的人的练习方法。常见的训练:双手扶板练腿;双腿夹一个浮漂只用手滑行,分别脸朝上和朝下。还有戴面罩全程潜泳自由泳的人。

唯一观看的NCAA游泳比赛里,选手的水平还是比日常泳池高了好几个档次。学校游泳馆墙上的纪录,都和比赛成绩相差无几。真正现场看到上百个游泳巨快的人一起比谁快,还是很震撼的!在国内除了游泳馆偶遇的体校大妈,我没见过任何一个游泳看起来很快的人。见贤思齐,我也暗中期许自己能在游泳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最后说泳姿所展现的水平。前面提到,有几个简单的标准能够粗略判断一个人游泳的水准。

初级:

  •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能否至少游200米自由泳
  • 作为美国人,能否动作协调地游蛙泳
  • 能否流畅地游仰泳

中级:

  • 配速何如
  • 到边转体流畅度、速度以及蹬边潜泳距离
  • 打腿频率

高级:

  • 蝶泳
  • 自由泳手部姿势
  • 波蛙
  • 仰泳到边技术

顶级:

  • 日常跳发没人管

在学校游泳一年里,印象最深的几个体现游泳水平的瞬间:

  • 浪里“黑”条的女选手,我来的时候已经在游,我上岸了还在游,始终自由泳,几乎没歇过,似乎在训练长距离项目。
  • 蝶泳两兄弟。两个白人小哥掀开跳发台的布,直接就在泳池里比了个100蝶。旁边游仰泳的我赶忙翻过身来怕呛水……
  • 30秒来回自由泳哥。感觉他在用1500的节奏游自由泳,但速度还是比我冲刺快了一倍……

水球

美国是水球大国,甚至可称得上美国国球之一。女子水球长期统治奥运会赛场,而这项运动的群众基础也相当深厚。

水球是一项需要自由泳为前置技能的活动。冲浪、帆板等东西海岸美国人热衷的水上运动,基本也都需要先学会自由泳才能参与。水上运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孩子的泳姿选择。

现在的同事Tanner是土生土长的南加州大男孩,中学大学曾非常热衷水球这项运动,参加过学校的比赛。闲聊的时候他讲玩儿水球对于铁三的游泳是有帮助的,因为水球是有氧和无氧游泳的结合——既需要全场长距离追球,又需要阵地战时踩水,蓄力跃起进攻防守。这次奥运会看水球比赛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中国队总是开局大举进攻压上,但到了下半场便体力不支艰难防守。美国队、西班牙队等女子强队则能全场高效,始终攻防平衡。


游泳对我的改变

客观上,游泳为我的健康生活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堪称“最理想的运动”之一。外在表现为皮肤状态好了许多,脸上的痘痘一下子无影无踪。

2018、2019、2020、2021,四年的自我对照实验,让我笃信——游泳是我护肤计划的最关键的一环,是对各种洗面奶和药剂的“降维打击”。

2018年在国内,因为手腕的伤势直到五月都一直没有游泳。天天窝在家里书桌电脑前,伴随着春意盎然,脸上的脓包也生机勃勃地茁壮迸发。那时我非常沮丧:学业受阻、皮肤也差、衣冠不整、气质萎靡。甚至因此一度非常讨厌见人,还专门去医院看皮肤科开药——盐酸特比萘芬、甲硝唑凝胶。涂了又涂,稍有缓解,但作用不大。甚至还保存了论坛的帖子来了解用药。

2019年在学校,全年非常积极地运动。痘痘虽然还时不时地出现,但相比去年则好了很多。

2020年被疫情捆在宿舍,全年最后一次游泳是3月18号左右。自此之后,皮肤反反复复,曾经一度大爆发——满脸的闭口、挤破的血泡和痘坑。当时真的又快自暴自弃了。不敢出去运动,重新用药,换用EltaMD氨基酸洗面奶,还是无济于事。

2021年趁疫情缓解时回到游泳馆。至今爆痘的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七月整个月几乎一个痘都没有长!

我自己分析,大概有如下几个原因,使游泳间接地对我皮肤状态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 水的消毒作用。游泳池的水有氯水和各种消毒的组分,泡在泳池里或许对皮肤产生一定杀菌效果。
  • 减少日晒。游泳运动替代了平常用来打球、徒步、骑车等户外运动的时间,减少了皮肤暴露于室外过敏原以及阳光中的时间。
  • 运动排毒,增进内循环。
  • 改善生活作息。因为经常要早上八点半开会,所以我今年一直都是上班前游泳。算上路程、更衣和冲澡,从七点多到八点多。这就约束我必须早上七点起床,晚上得早睡才起得来。去游泳的头一天,一般晚上十一点前就上床了,客观上改善了作息。以前在学校要么早上游要么中午游,能够避免睡懒觉或者中午吃多了睡午觉的情况。
  • 洗澡频次改变。不游泳的话一般一周洗三次澡,游泳完必须洗,导致频次增加。
  • 改善心理健康与状态。游泳完人心情甚好,迎着朝阳一天干活都很有动力。在水中漂浮是最让人身心放松的时刻

心理上,游泳亦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我逐渐领悟到,人的一生中很多事情无法完全由自己决定。譬如投资、恋爱、取得各种成绩。但是运动和训练是可以真正、脚踏实地、切实地改变自己的。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是东京奥运会女子公路赛冠军——可谓真正的“文体两开花”——主业在高校从事数学研究,副业自己训练成为优秀的自行车运动员。看了她的经历,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同样是2013年开始公路车运动,到目前为止我还没能真正迈过科学训练的门槛。希望能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有计划地增加训练量。见贤思齐,是运动赋予我的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从幼时直到本科前半段,没有人教我如何有计划地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所有的体育课、运动会、篮球赛,我几乎毫无准备,愣凭一身正气参加。自然,光比基础的运动天赋,我还差得远哩——从未在任何级别的任何项目上登上过领奖台!长大了,接触了真正科学地从事体育的人们,才悔不当初。

虽然意识到科学运动的重要性有些晚,但仍旧不算太晚。靠自己领悟实在太难,所以我才如此羡慕奥运会选手——世界级别的成绩,是天赋、努力和运气的完美结合。自己倒也不气馁:真正的竞技体育是需要严格的训练的;而在普通人的级别,科学的训练能够远超天赋带来的一点点优势。

游泳与物质生活

这里谈两点游泳在物质生活中的体现。

知乎:游泳是中产运动。

以前的我不解,因为小时候感觉游泳是一个很平民的运动:工厂里砌的水池子,小朋友在里面扑腾就学会游泳了,有什么阶级性呢?现在才慢慢明白,泳道游泳的高手,和蘑菇池出来的野路子,游的不是一种泳。真正的lap swim高手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而不只是瞎游。而训练是极其耗费时间、金钱和精力的。WSJ发了一篇文章,说估算培养一名美国游泳队运动员的成本超过十万美元。如此看来,自己从2017年到现在在游泳上投入的一两千块人民币,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会游泳的女孩子很有吸引力。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或许也会是未来找女朋友的标准之一。嘿!如果从旁门左道听说一个女孩子会游泳,哪怕我对她不甚了解,也会另眼相看。不说我在杜克游泳群加上无锡的往事,说另一件不搭嘎的:陈铭书认识一个清华附清华领军的宁波女生柴瑞樱,清华马杯名列前茅。说实话,出门在外见过的年少有为、聪明又好看的人太多了。但是他一说到这姑娘会游泳,我眼睛立马就亮了。会游泳,能说明很多问题,当时的我觉得。游泳对身体素质要求高,会游泳的女生身材个顶个的棒!而且游泳好的人一般中气十足,对于生活充满热情……越想越离谱,打住!

现在回想,或许也有第一条的因素:少年游泳好约等于家境好,嫌贫爱富可是人的通病嘛。由此即彼,立刻想起那个96年的上交上海男生,二十一岁就玩儿铁三了,来了杜克就买了Boxter。愈发把“游泳好等于有钱”的想法给锤瓷实咯!


未来的游泳计划

  1. 改善动作、节省体力为最高追求

意识到运动重要性已经年过25,过了竞技取得成绩的黄金年龄。况且,疫情不见好转,岁月一天天溜走,索性不再追求成绩。以两千到三千米自由泳为最高追求,游到世界级三分之二的水平即非常满足:15-18分钟配速。

关键在于改善动作,以最大限度节省体力。游泳并非全靠蛮力,而是一个与水柔性斗争的动态平衡。找到“如鱼得水”的“水感”,是我在这项运动上的终极目标。

  1. 以铁三为长期目标,不追求无氧成绩和大铁

首先以半铁0.75/20/5为短期目标找感觉,其次以标铁为长期目标进行训练。等达到一定水平后开始科学地数据化练习。现在骑车和跑步还不具备测功率或者摄氧能力的条件,还是以时间和速度等数据为主,粗略地估计自己的运动效果。

不能放纵成绩!否则与泳池泡澡无异。刚学游泳时,一千米能在池子里泡一小时,以后不会再这样了。这周决定以游泳手环为一个开端,开始记录游泳数据。

  1. 提升技术

学会泳姿,改善泳姿,学会到边转体,改善呼吸节奏。以及必不可少的力量训练。

  1. 去圣迭戈

现代标铁起源于圣迭戈的Mission Bay。希望能在近些年,去圣迭戈学习和从事水上活动:冲浪、帆船、小海鲨、潜水、游泳、水球。 // 论如何justify南加州情怀 🏖

Chen Ting

Chen Ting

The page aimed to exhibit activities & achievements during Ting's undergraduate & graduate period. Meanwhile, other aspects such as lifestyles, literary work, travel notes, etc. would interweave in the narration.

Leave a Comment

Disqus might be GFW-ed. Ex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