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过美国三条路

骑过美国三条路

相关阅读
【心得】开个贴回顾2018骑车?
【心得】开个贴回顾2019骑车?

序言

来美国的两年多,走过了不少路。有纽约“第五大道”、芝加哥“华丽一英里”、洛杉矶“星光大道”这样的举世瞩目的美式文化符号;也有波士顿“自由之路”、“灯塔街”、费城“本杰明富兰克林大道”这样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美国记忆;还有“华尔街”、“罗迪欧大道”这种展现美国土大款气质的街道。当然,还有更多的有名的大街小巷——“九转花街”、“一号公路”、“高线”公园等等地点等待我去探索。

为何突然又提到这个话题?今天,白天上班活计干完,饱饱地吃一顿黑椒牛柳后闭目养神躺倒养胃,待精神头充足后决定出去溜溜腿儿。

上大学的时候,只要红车在学校,晚上一有空,在论坛、车友群、京群吼一嗓子,立马就有三五成群的单身小伙子闻风而动。奥园、长安街、蓝靛厂路、车公庄大街、学院路。只要您带路,没有咱骑不了的。微风习习初夏的北京夜晚,最适合骑车。二十三度气温,洒水车或刚刚净过街。擦拭干净充分润滑的链条、气压120打得饱饱的轮胎、磨合充分状态杠杠的前后拨。骑上“战马”,驰骋在夜幕中的京城,行如风,静无声。没有恼人的机械磨合不佳的杂音,耳边只有窸窸窣窣轻微的轮胎滚过光滑洁净的马路的跫音。尤其从奥林西路的公路桥坡顶俯冲下北五环辅路,那种将一盏盏亮如白昼的路灯甩在身后、御风而行、从巅峰飞向无边的黑暗、无垠的空旷和无尽的旅程的感觉,是任何其他运动也替代不了的。

五环比四环多一环,五环上呼啸的大货车如暴躁的奔腾的野兽,怒吼着似乎要吞噬时间。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最年轻的骑士驾着最矫捷的战马,忘乎所以地追赶。35、40、45、50、55,码表上的数值灵动地跳跃,锁死在踏板上的双腿飞快地回旋。索性低头只看脚下的路。白色的标识线飞速地后退,快到迷离的辐条似乎要起飞。然后,大口喘着粗气,犹疑片刻,后面浑身密不透风严丝合缝被连体骑行服包裹的、紧抱双臂搁置在臂托的骑车机器,面无表情地嗖地超过——仿佛自己静止在原地而对方骑着电摩。瞬间的心里落差,一下子为活动结束后的三五炸串儿两个充电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边吃边喝边吹牛边侃大山,单身单车青年的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Brookside Ave

高程

来了美国后,始终背负着斥巨资求学的心理包袱,自始至终极少痛痛快快地骑车骑个爽。唯一能回忆起的几次,只有秋天湖往返与陌生骑友互相拉堡、格里菲斯摔车的惨笑、Erwin Rd上一个人独享田野风光时忘乎所以地高声歌唱。毕竟,把美国花的钱平摊到每一分每一秒,每小时无论干什么都要花接近10刀,可不是干什么都瞻前顾后嘛。吃饭,十刀;睡觉,十刀;屙屎,十刀;发呆,十刀。惶惶不可终日。

自行车道

很久没有夜骑了。美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白天有多繁华,夜里就有多落魄。北卡的森林里是果断不敢夜骑的。没有路灯,单车道的林间小道没有自行车道,出任何的闪失都担待不起。出游的几个城市更是如此。越是人口密集,越不敢夜骑——毕竟,黑夜不懂夜的黑。

因此,雷德兰兹的夜竟让我些微找回了几年前夜骑的感觉——晚上八点以后,还能在路上与对向的车友互相点头致意。零零散散的路灯照着空无一人的大街,宽阔的自行车道似乎回到了北京。这条我戏称为“红土地长安街”的路——Brookside Avenue,让我终于找回了骑车的感觉。

有什么特别的呢?在美国,这个号称“车轮上的国度”,处处为汽车考虑,自行车受到百般排挤。加之西方人天性散漫,往往骑着车就上便道了,道路规划者索性就根本不留自行车道。人车混行已经算少见,单独的自行车道在大城市繁华的街道更是难觅踪影。更多的是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高架桥。就连德罕引以为傲的Erwin Rd,也并没有给自行车留任何的空间。每次大皮卡呼啸而过,我的车把都要摇三摇。久而久之,便只敢在学校附近的一片区域活动了。出了事找学校总比一个人被撞飞在田里好得多。

红土地骑友

雷德兰兹是如此的特殊,以至于我最初不敢相信它是个美式村庄。几乎所有主要街道均有单独自行车道,部分街道甚至有辅路自行车道双夹的美妙场景。相当于自行车道比汽车道还宽,这样的场景美国真的少见。更特别的是,这里每年四月下旬都会举办有等级的自行车赛,本地车友溜腿儿的兴致亦相当高涨。在德罕,每次出门骑十公里,能看到两三个车友就算稀罕(当然和我没骑trail单骑森林起伏路的选择有关);而在红土地,一出门见个三五成群十来个骑车的不算稀奇。这样的骑行热情,或许比起圣塔莫尼卡海边的骑行道有过之无不及。

晚上八点十分,拐上了Cypress Ave。这条路更是空旷。宽阔的大街上只有零星的车辆经过。自东向西方向是缓下坡。一拐过弯来,前拨回拉,换上大盘,双腿便兴奋地开始充血。尽管现在的老钢架骑不太快,却能恰到好处地陶醉于“冯虚御风”同时保障夜骑的安全速度。比不上灯火辉煌的北京,心中渐渐生出几分孤寂。25岁,一个人,还是一台车。陪我翻阅了多少山脊,读遍了春秋冬夏。我在这里欢笑,希望别在这里哭泣。我在这里寻找,没什么可以失去。嚎着变调的皮裤,穿着绷得倍儿紧的压缩裤,差点就要开始矫情了。可是,在美国过上了能没啥顾忌地夜骑的日子,宁静的永夜天边翻滚着霞光的云,没人来打搅,有啥好矫情的呢?

想吃学八蟑螂摊儿的烤冷面了。


Sunset Blvd East - 日落大道东

Will Rogers Memorial Park, historic space with a pond & fountain

在日落时分,行于日落大道,曾是我的一个小小理想。阴差阳错地在前日得以实现。

所幸,仍未老去时可以回味这份感动;迷惘,叹息彼时并无人与我分享如梦似幻的夕阳。

日落大道,东起小亚美尼亚区,西至太平洋湾岸高速。除了最东头的一点没能走过外,我分别用自行车和汽车覆盖了东西各一半。以UCLA为分界点,东边记载了无数关于GTA和洛圣都的回忆;西边则标志着对于太平洋的风的向往。

既然说骑车,那就先说东段吧。2017年12月26日,心血来潮,跨上同学学长的崔克城市车便出门溜腿。当时没啥概念去哪里,但想着因为是圣诞节假期,应该去骑些平日里人满为患车水马龙的路。毕竟,一年中很难有机会较为安全地骑这些繁忙的道路。当然,事实狠狠地踢了我的屁股。

贝弗利山庄

洛杉矶最有名的当属好莱坞星光大道和贝弗利山庄罗迪欧大道。当天状态不错,便决定来个大的:上午先去格里菲斯观象台夯山,下来后在好莱坞大道上招摇过市,然后骑车漫步于贝弗利山庄看看豪宅豪车,最后从洛杉矶Country Club门口经过回家。虽然第一部分就出了事故,但我还是单手扶把硬撑着把全程走完了。现在根本没法想象当初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胡搞的。或许这就是单身的魔力吧。

整段路程没有一处有自行车道。除了格里菲斯爬山还有些车友外,其余路段,我都像个迷途的小白兔一样任人宰割,被呼啸而过的粗暴的洛杉矶司机逼到墙角路边。尤其是日落大道靠近Playboy mansion的一段,感觉身后的汽车马上就要不耐烦地把我顶飞,我只好铤而走险骑上路肩。上上下下,却始终只有两车道的宽度。每到一个路口,都会长吁一口气——终于可以把身后的车放一波,等到快变红灯再起步,独享一小段自己的moment。

到了标准旅舍,最终还是摔了。摔了之后自我感觉良好,想着此时不干更待何时?便执拗地往前冲。想来是脑子摔坏了,大不了之后送医院也要在今天骑到格里菲斯。后来一路都疯疯癫癫的,时而感慨,时而易怒,时而狂笑。过程不提,最危险的还是高尔夫球场门口的那一小段路。汽车开得飞快,连便道和路肩都没有,骑车根本没处躲。最后实在怕了,只好等每次红灯的一波车走完,骑一小段然后搬到路边,再等一个红灯,再骑一小段……反复横跳之后终于到了高尔夫球场门口的两根白柱子,草草拍了张照就赶忙溜了。

因此,日落大道在我的骑行记忆中,多是疯癫而酸痛的。单手扶把上下格里菲斯;单手扶把在比弗利乱撞;单手扶把闯过Wilshire的鬼门关。很特别,但是实在不愿回忆。这段不足50公里的旅程,或许是我骑行生涯中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段路了。

Sunset Blvd West

老人与海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
皇后大道东转皇后大道中
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
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
——《皇后大道东》罗大佑

pch-sunset

本无意走这段路,谷歌却将我指向了未完的旅程。

那天去找狗叔,他指引我在Pacific Palisades附近的Temescal Canyon Park山顶能够看到圣塔莫尼卡附近海滩的日落。于是紧赶慢赶,四点半从帕萨迪那出发,五点多终于赶到了洛杉矶。

这路走着走着,咋那么眼熟呢?看着对向车道水泥打的补丁,脑中闪现出两年多前的场景——这不是我被神经病司机逼得到处蹿的那段路嘛?!

奈何路上大家开得都很快,我才突然意识到当初是多么的危险。限速40的路上,基本没有低于55的车。两车道相当狭窄,尤其是起伏的奔向海平面的这段路,右侧总是险象环生——要么是垃圾桶、要么是排水沟、要么是小山坡。干脆,还是开到左侧车道吧。可是左侧车道假若不超速,后面的车便会善意地以“半米”的距离紧紧贴在自己车屁股后面。一狠心,一跺脚,三千五百转嗡地一声,拉开了后车一个红灯。定睛一看地图,嘿!这还真是日落大道!

奈何挑战驾驶技术的路段占大多数,无暇举起相机拍照。只能在较为平直的一红灯处停稳拍照。

日落大道西

很久以后,当他回想起那个独自驶向夕阳的黄昏,或许早已忘了那一瞬间的感动。起伏蜿蜒的日落大道,时而盘旋,时而跳跃,如爱笑的捉迷藏般的年轻姑娘,害羞似的就是不肯正脸面对着你。待到精神涣散,双目迷离,拽开领扣,敞胸露怀,呆呆地倚靠在矮篱笆墙上。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

那是怎样一种光彩。见过许多诱人的光,令人止不住飞蛾扑火。深夜的滋滋作响的灯管、飘忽不定地跳动的火焰、心中难掩的灵眸一闪、空山绝谷炸裂的一爿惊雷。却都不可避免地被这无边无垠的温暖熔融同化。

金色。海天一色。那一瞬似乎世界只剩下金光闪闪。手中的方向盘就让它恣意地旋转着。那种温暖足以令自己与任何的过往握手言和。

满足,妙手偶得般的惊喜与窃喜。日落总多情,想象过无数的日落,也犹记得洛杉矶海边的日落大道。可当二者合二为一恰如其分地展现在我面前时,一切却又那么如梦似幻。

日落。梦醒时分。蓦然回首情已远,身不由已在天边……

对不起,本来当时看到这一幕时我都激动感叹地说不出话,很久才得以平复。可回想起来,却多了几分自得其乐强颜欢笑的感觉。久久看不到生活的曙光,幸福的阈值便无限地下降。哪怕一抹最平凡的夕阳也能让我充满阳光。像一朵向日葵,笑靥永远向着太阳,又有谁知道它的忧伤……

PCH的日落

丁字路口的海

Pacific Coast Highway,洛杉矶靠海边向北的一条公路。路途风景绝伦,尤其是自北向南方向,阳光沙滩触手可及。

盖蒂别墅路口的海

去马里布海滩看日落又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五点半还堵在盖蒂别墅附近,想着到马里布早该日落了,心中不禁有几番失落。

其实,专程去马里布是有一点期许的。装了一个漂流瓶,瓶盖拧了又拧,确保严丝合缝。想让海的母亲给我个答案,她是否愿意为我保管这段缘分,让回忆随着太平洋的潮水来回旋转。缺乏生活常识的我憋足了劲儿,甩开膀子把漂流瓶扔到海里。一分钟后,海边跑步的热心市民将白色垃圾捡起丢到了垃圾桶里。哭哭TAT

如果没有塞车、限速和红绿灯,PCH开车一定很爽。依旧是依地势而建,百转千回,却始终饱览海的颜色。一个下坡开到75,紧接着的弯角离心力几乎要推头。落日的余晖闪得南向北睁不开眼,可最妙的却是返程的微微曦光呀。背后是墨蓝色的天际线,眼前是皎洁的示宽车道线。有洛杉矶午夜飙车俱乐部内味儿了。

开到同学家,街趴。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岁月安好。


751,where do I begin

Where do I begin
To tell the story of how great a love can be
The sweet love story that is older than the sea
The simple truth about the love she brings to me
Where do I start…

相关阅读
751的初见
751的尬聊
751的谙熟

写过751很多了,但不妨再补充些要点。

751是我第一次见bobo学姐的地方。开着关在斗里uhaul飞过坡顶。

骑友

751路旁的树影婆娑。

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把对明天的热爱与期许,从黎明背回客厅。

2017年的第一抹秋色,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林间公路

周六清晨的森林,无人打扰,只有清晨林间鸟鸣与睡眼惺忪的松鼠窸窸窣窣。

黑森林横树场景。无数次想象过极品飞车黑森林地图终点线前U形弯上面横着一棵榉木的场景。而当我真正骑车一阵风从铁路桥下穿过,仿佛一眼望穿了童年。

751记载了太多关于美国、爱与希望最初的回忆。


与751的道别来的特别偶然。2019年10月20日,周日,天气不很好,没有阳光,阴冷潮湿。要去黎明超市买些零食和口粮,捱过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暗无天日的找工作的日子,不免有些烦恼。抱着有谱没谱捞一爪子的想法,还是带上了相机这个累赘。

果然,天气没有放晴,学院路的红叶离赏叶期还远着呢。悻悻地想不能空手而归,便有意放慢步伐,看看走过无数次的751的细节。

751是一条森林公路。南起大学路,北至老十路。全程没有单独的自行车道,但由于非主干线车流较少,在周末的早晨挺适合骑车锻炼。空气那是没的说,两边高高矗立的树木可劲儿造氧,顶级的天然氧吧。路况也是出奇的好,或许和学校投资有关,整条路直到北边靠近终点的拱桥才有一点点pothole和裂开的痕迹。恰到好处的坡度和弯角既考验技术,又能适时逼出VO2 max。第一次带学姐结果让人家只能推车,不免有些尴尬。

在751照了不少照片,但更多时候为了节省体力,不愿意在风景好的地方捏刹车照相。从来都没有照过一张具有象征意义的“证件照”!如果不照张这样的相片,那其他的照片又和随机森林有什么区别呢?抱着这样的想法,决心在751的路牌旁合影,以免未来不再有这样的机会。

秋意初萌。751的树木大多非观赏类树木,不会变得像银杏大道或是火炬树那样金黄火红。淡淡地褪色,慢慢地凋零,静静地飘落。冬雪,转眼又是一年。

路标

慢慢把车停在751的路牌旁边。凹造型,摆了半天都不称意,索性随便按了几张。书包里的利群小笼包不赶快拿回家怕放化了。想不到,与751的告别,竟然还是这样草草结束。

走之前还骑过不少次751,可再没有一次提起兴致拍“最终”的离别照。这样的情绪包裹下,差点就没能鼓起勇气和无锡见面。或许人生中几次一闪念,便是此去经年。

// 日常无锡妹结尾

P.S.突然觉得摆弄地图也挺好玩的 可能会多花点时间在上面

Chen Ting

Chen Ting

The page aimed to exhibit activities & achievements during Ting's undergraduate & graduate period. Meanwhile, other aspects such as lifestyles, literary work, travel notes, etc. would interweave in the narration.

Leave a Comment

Disqus might be GFW-ed. Excited!